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作为嫡长子的刘盈被封为皇太子。但是刘盈的太子身份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此时身为母亲的吕雉站了出来,为了儿子的将来,甚至不惜以皇后的身份向朝臣下跪。
公元前195年的一天,刘邦突然在朝堂上提出,想要废除当今太子刘盈,另立幼子刘如意为太子。理由是太子过于优柔寡断,并不自己杀伐果断,幼子刘如意非常想自己年轻时候,应该立他为太子。
刘邦此话一出,令在场的文武百官瞠目结舌,因为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皇帝会突然提出商议这么大的事情,朝堂上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众臣纷纷劝谏,刘邦不可废长立幼。太子太傅叔孙通甚至举例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不惜以死相谏。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反对声音最大,就是御史大夫周昌。
刘邦做出的决定遭到了群臣众口一词反对,心中大为不快,见周昌反对的声音最大,就问他原因。事实上就是想找周仓的过错,好杀鸡儆猴。结果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加上对刘邦的这个决定十分不满,口吃的就更加厉害了。他说“臣口不能言,然而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想废太子,臣期期不奉召。”这个回答让气得想杀人的刘邦,忍不住笑了,从而导致了君臣之间废立太子的争论不了了之。
结束了朝堂上的辩论,周昌刚刚走出来,就迎面遇到了在旁边厢房偷听的吕雉。吕雉当即向周昌下跪感激地说:“今天假如没有您,太子的地位恐怕就没了。”周昌受宠若惊说:“这都是老臣应尽的职责中。”吕雉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可谓是用心良苦。
好好的太子刘盈又没有犯错,刘邦为何要废太子另立呢?问题就出在刘如意的生母戚夫人身上。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多才多艺深得刘邦喜爱。她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如意,4岁便被刘邦封王。戚夫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几乎每天都在给刘邦吹枕边风,想让刘邦废刘盈太子之位,再被吕雉皇后之位。
就在戚夫人绞尽脑汁想要利用刘邦废黜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吕雉面对戚夫人挑战,进退得法,谋划有方。她帮助刘邦诱杀韩信彭越,又找汉初三杰张良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了商山四皓的帮助,这样做既显示的太子刘盈不仅有朝臣的支持,还深得民意,又显示了她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铁腕决心,从而打消了刘邦废黜太子刘盈的心思。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刘盈登基继位,史称汉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