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是荆州襄阳人,汉末正是襄阳蔡氏兴盛的时期。蔡瑁的父亲是蔡讽,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蔡讽出任了什么官职,但他的姐姐蔡氏嫁给了太尉张温,张温是荆州南阳人,从门当户对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看在张温的份上,还是张温背后可能存在的家族份上,蔡氏在彼时的影响力确实很大,蔡洲就是因为蔡瑁居住才得名的。
不过,张温能拿出数百万钱财来获取官职,至少说明他的家世不错。蔡讽的长女嫁给了黄承彦,小女儿嫁给了刘表。案《襄阳耆旧记》,蔡瓒担任了鄢相,这个“鄢”可能指的是鄢陵也可能是改名前的南郡宜城。蔡琰是担任了巴郡太守,注意襄阳蔡氏和蔡邕、蔡琰父女没什么关系,蔡邕是兖州陈留人。蔡瓒、蔡琰两人可能和蔡瑁不是同一时期的人,至少蔡氏一直兴盛到了西晋永嘉年间。
“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谓之姊也”——《襄阳耆旧记》
“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竟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魏武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汉阳亭侯。”——《襄阳耆旧记》
既然蔡氏在刘表入主荆州时出力了,刘表作为荆州刺史的位置后也给出了回报,蔡瑁历任江夏、南郡、竟陵太守,还有镇南将军军师。由于刘琮娶了刘表妻子蔡氏的侄子,蔡瑁、张允也就站在了刘琮阵营,曹丕在《典论》中就批评了蔡瑁、张允对刘琦的坑害,在他们的操控下,刘琦在刘表那只有差评,亮点全都被遮掩了。
“瑁、允阴伺其过阙,随而毁之,美无显而不掩,阙无微而不露”——《襄阳耆旧记》
“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三国志·先主传》注引《九州春秋》
等到曹操领兵南下,蔡瑁随着刘琮一起投降,把荆州打包送上,被任用为长水校尉,封爵汉阳亭侯。曹操亲自去蔡瑁家拜访,故友重逢后曹操感慨他们当年一起见梁鹄,虽然曹操还把蔡瑁当故交好友,但当时的人们始终对蔡瑁坑刘琦的事迹耿耿于怀。关于蔡瑁的史料记载到此为止,也应感谢《三国演义》为他加戏,从曹丕“无不烹菹夷灭”这个言论来看,蔡瑁的下场不会太好。
“?魏武虽以故旧待之,而为时人所贱,责其助刘琮、谮刘琦故也。”——《襄阳耆旧记》
“匡、璋、配、图、瑁、允之徒,固未足多怪,以后监前,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典论》
诸蔡强盛,名重一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0WiPnIBiuFnsJQVgF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