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胜利不远了。”24日,株洲从黄冈凯旋而归的76名白衣天使之一的谢燕飞接受云龙发布连线采访时如此说道。
谢燕飞是三三一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护士,家住云龙示范区学林街道双丰社区。湖北疫情发生后,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倡议医护人员赴鄂支援,谢燕飞第一时间报了名。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一直坚守在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很遗憾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生日,等我回到家,一定好好给他补一个周岁饭。”
24岁的谢燕飞是标准的“95”后,去年,她生下一子,今年正月初八满周岁。也有正因为如此,大年初一便奔赴湖北的她,没能在儿子满周岁的那天陪伴其身边。对此,她充满了作为一位母亲的愧疚,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人正经受疫情带来的折磨,急需医护人员的救助,她就会收拾心情,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只有疫情控制了,才有安全健康的生活。”她坦言,自己割舍不下儿子,起初也担心疫情,但想到有这么多战友并肩作战,越发义无反顾了。
“我将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医学专业价值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有需要的人!”
“到黄冈后,什么事都是党员冲在最前面。”谢燕飞感慨地说。1月27日,谢燕飞将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到湖南省赴湖北支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
谢燕飞在战疫前线写下的入党申请书
谢燕飞说这是第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了,而这次,于她来说意义更是重大。“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党员的突出表现,他们不计报酬、不惧病毒、不怕牺牲,抢分夺秒,奋斗在疫情防控、生命救治一线。他们,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谢燕飞在入党申请书中动情地写道。
“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和三层橡胶手套,让熟练的护理工作变得异常艰难。还要克服缺氧、不透气、护目镜雾气等种种困难,每天得连续作战六七个小时,一个班下来基本上都是浑身湿透。”
细心和专业的护理,谢燕飞(左一)总是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刚开始的时候穿上防护服很不习惯,手上戴着三层橡胶手套,护目镜老是起雾,有一次给一个阿姨抽血,第一次没有扎上,她可能也看出来我紧张了,就安慰我说:‘不要紧张,我知道你们戴的这个护目镜看不清楚了,没事的,你一次扎不上多扎几次,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听到这样的话心理特别温暖,也给了我信心,第二次就扎上了。”
当天晚上,谢燕飞回到酒店就和大家一起讨论怎么防止护目镜起雾的方法,想办法为患者提供更优秀的护理,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为了不浪费医疗物资,哪怕是休息时间,她们也不敢轻易把防护服脱下来
由于防护物资依然紧缺,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她上班前都尽量少喝水、少进食,以完成每次连续6小时的工作任务。
“虽然辛苦,但一个个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我们团队的精心救治后康复出院,这种喜悦和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特别是得到了患者的理解和赞誉,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打赢这场仗。”谢燕飞越来越习惯这种工作强度和状态,每次看到病人有好转,她就特别高兴,每当有患者治愈出院,就特别有成就感。
在株洲单独隔离的酒店中,谢燕飞终于可以摘下口罩,比出了胜利的手势
“就快要战胜疫情的感觉愈来愈强烈,胜利就在前方”!采访的最后,谢燕飞信心满满地对我们说。
来源/云龙发布
编辑/王琦泉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8173385049(李记者)、15343331570(唐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