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反映,幼儿园毕业刚入小学的宝宝们,会经常出现上课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粗心大意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缺乏专注力的表现。一个4、5岁的孩子,专注力只有十分钟左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那么哪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改进专注力呢?
父母可以与孩子做这些亲子游戏,如吹泡泡,捉迷藏,训练肢体耐力,玩拼图、找不同、训练视觉刺激脑部发育。讲故事听指令找动物,训练听觉注意力。在孩子感到疲劳的时候,要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睡眠和营养饮食,兴趣和鼓励,是激发孩子专注力的两个重要法宝。
其实在大人眼里很多坏习惯,只是正常发育现象,不用大惊小怪。
比如,宝宝喜欢吸吮手指,其实这只是口欲期的表现,是练习触觉的感知方式。有的宝宝占有欲强不懂得分享,其实这是宝宝的认知发展方式,只有懂得所属权才能学会分享。有的宝宝很认生,怕陌生人,这不是胆小的表现,而是他们已经能够辨别亲人和外人的区别。有的宝宝喜欢撕东西扔东西,这是宝宝好奇心在成长,是探索外界事物的方式而已。
1、让宝宝躺着就能做运动,训练踢、踩、抬头、翻滚动作,
2、给孩子一个可以咬合的玩具,帮助宝宝的牙齿健康发育,
3、宝宝断奶阶段,选塑胶勺子,硅胶叉子,让宝宝学着使用,不但可以学会吃饭,还不会损伤口腔。
4、1岁的宝宝要学习语言,学习知识,一定会用到书籍,传统的铅字印刷书籍是不适合宝宝的,可以选择布艺材料的书籍,号称宝宝撕不烂的布书,可以水洗消毒,经拉经扯又经拽,还能传给下一代!
1、哭多了,鼻涕流进口腔,容易堵塞,宝宝就会改成用口呼吸的坏习惯。
2、哭的时间太久,宝宝会感觉很疲劳,给身体造成负担,哭到无力时,孩子可能会出现缺氧昏迷情况。
3、哭的太久,眼睛容易疲劳,泪腺也会增加负担,造成视力模糊,宝宝用手擦眼泪时,更会损害眼角膜,会造成各种感染。
4、容易哭的孩子,性格发育都不太如意,易怒,易激动,没有耐心。
两三岁的幼儿正是言语发展的起步阶段,孩子的大脑和发音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善,有些孩子的表达意愿和表达能力发展不同步,会出现想说的话,却没有合适的词语能够表达,就会出现重复、停顿、卡壳、拖音等现象。应该说,这只是一种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认知的发展,和词汇量的增加,一般会在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内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