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开区(头屯河区)火车西站片区干园社区,新疆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驻社区工作队队员在为小区安装智能路灯。 (通讯员曾琴摄)
新疆网讯(记者史传芝 马婷 盖煜 唐红梅 宋建华 郭军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以各民族团结大院(小区)为依托,通过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大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声势、见实效。
天山区二道桥片区固原巷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社区里12个大院(小区),全部成功创建成为民族团结大院(小区)。
“老旧小区多,退休老人多,居民的消费需求集中在蔬菜、粮油副食以及日用百货上,但是居民如果买便宜菜,要乘公交车去批发市场。大家都期盼能就近买上放心菜、便宜菜。”固原巷社区党总支书记美丽古丽·艾买提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把解决好居民生产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听到居民心声,社区就开始对接沟通,在市商务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帮助下,一家便民蔬菜直销点日前在社区投入运营。
“社区干部经常走访,对我们反映的问题答复、解决都很快。感谢党的好干部!”宁夏湾巷36号院居民努尔·买买提说,自从有了这个便民蔬菜直销点,买菜方便,菜便宜又新鲜。
沙依巴克区农机小区里闲置地块被清理出来,安装了健身器材,修建了健身步道,居民王月英和阿衣克孜·阿布都热合曼相约每天晚饭后下楼健身遛弯。
“我们这是个老小区,以前没有物业,附属设施不完善。后来交通社区代为管理,安路灯、添置健身器材,这两天,新修的健身步道也完工了,小区面貌一天天发生变化。”阿衣克孜·阿布都热合曼说,王月英是名老党员,俩人一起遛弯的时候,她很喜欢听王月英讲红色故事和奋斗经历。
“有时候,说着说着,身边就围了几个人,看见大家乐意听,我心里高兴,还会自己加强学习多给大家讲。”王月英说,现在的好生活,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换来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教育引导身边各族居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
新疆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驻经开区(头屯河区)火车西站片区干园社区工作队利用新十一街小区空地新建了一个羽毛球场,占地105平方米。
“我们小区是民族团结大院(小区),下班了、休息的时候,大家都会在一起唠嗑,约着一起锻炼身体,以后打羽毛球不用到处找场地了。”37岁的居民买热哈巴·艾买提说,共同的爱好,让大家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这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也为各族居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创造了条件。”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段磊明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和社区干部走访了解居民需求,列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并一一兑现,包括更换智能太阳能路灯、安装智能语音门铃及便民座椅等。
米东区地磅片区芦草沟社区离退休人员家属院是民族团结大院(小区),1500余位居民中七成以上是60岁以上老人,其中130位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
社区与米东区矿业医院驻社区工作队联合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医疗卫生服务,发挥矿业医院医疗优势,针对离退休人员家属院老年人经常性开展义诊送药、上门诊疗、保健小课堂等服务。
“身体不好的有医生上门给我们检查身体,身体好的都喜欢到院子里去,说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说说今天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老人刘如理说,社区组织的活动大家都爱参加,既能检查身体、学一些日常保健知识,还能和大家聊聊天。
翻地、铺地膜……看着自家地里的农活一样样跟上,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小东沟村村民王新玲总算放心了。“孩子不在家,就剩我们两口子,地里的活多亏了工作队帮忙。”王新玲说。
春忙时节,乌鲁木齐热力(集团)有限公司驻小东沟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耕地播种、农资购买、村民家中劳动力不足等方面,成立助农服务队,帮助村民解决难题、办实事,抢抓农时。
“我们村被评为民族团结大院(小区),不仅村干部、工作队团结村民,我们村里谁有事大家也都会搭把手。”王新玲说。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发展得好。”小东沟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邓绍武说,党员干部带好头,组织有条件的村民参与,让大家在守望相助、团结和睦中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