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该去哪里买房?研究下这个广州南沙湾小湾区

2019-07-30     大湾区房产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上周四深夜出炉,为了贯彻落实今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任务细分为100个小目标,并一一对应相关职能部门。

关于各大城市的定位和利好,媒体已经有很多解读,这里就不再赘述。相比而言,我更关心的是钱的流向,毕竟这个才是实打实的动向。

看了此次行动计划以及之前的大湾区规划纲要,我有一个总体感觉,一切有利于湾区城市互联互通的项目都会优先安排,而各大城市目前的空间布局,以及大湾区最烧钱的那些基础设施,都有一个共同的去向,那就是我常常讲的珠江口。

先来看看珠江口两岸都在布局哪些超级工程?


此次“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启动狮子洋通道(南沙至虎门)、伶仃洋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这意味着珠江口又将新增两条公路跨海通道。

根据南方都市报此前的报道,狮子洋通道位于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虎门二桥)之间,连接广州南沙和东莞沙田。政府采购网显示,今年1月,省交通厅已经发布狮子洋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招标公告。

伶仃洋通道很可能是此前深圳和珠海方面设想的深珠通道。根据初步设想,深珠通道选址位于港珠澳大桥与深中通道之间,为公铁两用桥。通道起于深圳前海,跨越伶仃洋至珠海唐家北边界,向西延伸至台山。其中伶仃洋大桥长46.5公里,西延线长81.8公里。大桥建成后,深圳至珠海的时间可缩短至半小时以内。


如果再加上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珠江口将拥有8条跨海公路通道,从北往南分别是黄埔大桥、莲花山过江隧道、南沙大桥、狮子洋通道、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桥。

如果再算上已建成的广深港高铁、建设中的深茂铁路(虎门大桥和深中通道之间)两条铁路通道,未来的珠江口至少拥有10条跨海大通道。可以说,珠江口路桥的数量和投资额,已经远远超过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也超过国内的长江口和杭州湾。




长期以来,珠江口两岸之所以发展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路桥不通,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前,诺大珠江口只有一条虎门大桥硬撑了近20年。

相比长江口和杭州湾,珠江口的互联互通一直做得不好,这几年才开始集中发力,等到10条跨海通道全部建成之后,珠江口两岸的不平衡格局有望得到改善,珠江西岸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

再来看看各大城市的空间布局。

我发现很多城市都提出了一个名字中带“湾”的新区,比如佛山的三龙湾、东莞的滨海湾新区、江门的大广海湾经济区。这些“小湾区”都是为大湾区量身定制的发展平台,将成为各大城市财政资金的主要流向。

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感知到各大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已达成了高度共识,并依次出现了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香港大屿山、东莞滨海湾新区、佛山三龙湾、中山翠亨新区、惠州大亚湾、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肇庆新区至少10个和珠江口有关的“小湾区“。




广州南沙湾


广州早在10多年前就已提出“东进南拓”的战略,东进南拓正好顺应了珠江自西向东然后从黄埔港向南的流向。

南沙湾地区的重要性不必多说,这里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口,是广州拥抱海洋贸易、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桥头堡,这里离广州远,但是离湾区近!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周围被7000万人口、10万亿GDP团团包裹起来,如此得天独厚的位置,世界罕见。

我几年前就撰文认为,南沙如果不强,广州可能会失去珠江口领导力。


这几年广州把国家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以及南沙港、唯一城市副中心等国家政策资源和重要发展平台,全部押注在南沙,足见广州对珠江口的野心。

2018年,广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12.8亿元,其中与南沙相关的占比高达32.75%。2019年,广州对南沙的投资力度不减,重大项目接近50个,总投资额达到1967亿元,

所以,广州的钱去哪里了?南沙绝对是主要去向之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uTJQmwB8g2yegND7p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