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各国唯有携手才能成功抗击疫情。如今,首先取得抗疫成功的中国积极援助各国,担负起了大后方的责任。然而,这也惹来不少争议,很多国家出现了进口自中国的医疗物资“不合格”的情况。近日,英国也加入其中。
据法新社4月18日报道,英国不久前向中国两家企业采购了200万套价值2000万美元的快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效果却让英方大失所望。牛津大学一所实验室发现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准确性不高,200万试剂盒只能弃置在仓库中。
对此,英方随即表达了不满,指责中国产品耽误了其检测进度。
英国的指责是确有其事还是无故找茬?对此,涉事的两家中国公司回应称,产品符合欧盟标准,英国官员误解或夸大了试剂盒的效果,不是他们声称的“在家就可以使用,像验孕棒一样简单”。
中企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明确指出,产品仅作为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不适用于一般人群的筛检,仅供医疗机构使用。因而,与之前多起中国医疗产品“不合格”事件类似,英国的指责没有依据,纯属自己的失误造成。
截至本月19日,英国累计确诊人数达115314例,死亡15498例,是欧洲疫情第五严重的国家。英国清楚实际情况远比统计数据严重,迫切希望提高检测量以切断传染源。但是英国目前日检测量不到2万次,未达到4月中旬日检测量2.5万次的目标,与4月底达到日检测量10万次的目标更是相差甚远。
要达到既定目标,英国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中国大量采购检测试剂盒。我们能够理解英国迫切希望提高检测量的心情,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采购产品前请弄清其性质,并严格按照使用流程进行操作,避免这种让双方都不愉快的乌龙事件发生。
类似事件频发或许并非都是使用方法不当导致,出事的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国民受教育水平很高,犯下不按规定流程使用相关产品这种低级错误让人匪夷所思。
如果是个别国家出现这种情况还说得过去,姑且认为是急于检测没看说明书,向中国发几句牢骚也可以理解。有前车之鉴的提醒下,接二连三发生类似事件只能说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十有八九是来找茬的。
事实上,自疫情爆发以来,各种攻击中国的舆论从未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势头。由于防疫抗疫不力,欧美国家政府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既然手上功夫不行,那就玩嘴上功夫,把所有责任推卸给中国基本成了这些国家心照不宣的共识。
此前为了“甩锅中国”,15名英国政客就上书首相,要求对中国索赔3500亿英镑的“新冠疫情赔偿金”。如今眼看索赔不成,又拿“中国制造”质量不合作来说事。对此我们很想反问一下,如果中国产品真的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为何你们还争相来华采购物资呢?
当然,中国绝对不会护短,更不会砸了“中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只要出现问题都会积极与当事国协商解决,但是中国坚决反对各种毫无事实依据的造谣抹黑。不要把中国的善意当作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