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吸金少女
少女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视频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少女印象深刻,徐锦江跟跟儿子各种撒娇:“你都不鼓励我~~我要逃走了” 。
徐菲说:“我一向都是打压式教育”。
一脸大写的疑问:这……到底谁才是爸爸???
这个节目是《一路成年》,算是《爸爸去哪儿》Push版本,因为同样是以爸爸和子女的形式参加的综艺节目,只是把《爸爸去哪儿》的嘉宾阵容的平均年龄提高了20+岁。
节目五个家庭的阵容是:徐锦江和徐菲父子、梁家辉和双胞胎父女、吴刚和吴羽卿父子、苏见信和苏婕(小丸子)父女,这四组是明星老爸和星二代组合,李汶翰和李剑父子是唯一一组明星儿子和素人老爸的组合。
目前很多人说这个节目看上去有些平,没有太多的亮点,但其实最大的亮点是反差萌。
首先是我们在开篇视频中看到的,徐锦江和徐菲父子太反差萌了!!!
我们大多人对徐锦江的印象是硬汉,比如鳌拜、鲁智深、金毛狮王谢逊、拜月教主等等。
在节目一开始,村长李锐就问大家有没有昵称,徐锦江说自己妈妈叫自己“小绵羊”,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他就实力诠释这个称呼。
刚开始少女和观众一样还在诧异在如此风云莫测的90年代香港娱乐圈,徐锦江还能保持如此赤子丹心,不仅出演各种硬汉,更是在美术界造诣颇深。
艺术家都有着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之前也有被爆出徐锦江曾经患有抑郁症。
但是你看菲哥是怎么照顾父亲的?在先导片中,他和妈妈偷偷出去吃和玩,还不忘给老爸点外卖;
徐锦江不会用电脑看电影,又打电话给菲哥,菲哥耐心地视频一步步教;
再打电话也会自动告之查岗内容,在健身房和朋友们在一起;
连徐锦江老师都说:
我其实是故意地烦,我想他去多点关心我,多点陪伴我。
原来当父母年纪大的时候,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真的会转换。父亲偶尔的撒娇,让我们知道父亲都老了,他们也需要关心,有时候的“无理取闹”不过是想要多一些子女关注的目光。
生活中徐锦江就是一个“巨型宝宝”,儿子不在家,就夺命连环call问他在哪里,几点回家,自己没有吃饭怎么办……
第一期中,徐菲和小伙伴们去赶猪了,自己不会做饭,索性决定不吃饭。
除了生活能力差外,还一不小心就成了“哭包”。
这一点菲哥做的比我们绝大多数子女都要好,刚分到房子安顿下来,其他家庭都是爸爸开始生火做饭,而徐锦江老师因为一直生不着火很气馁,菲哥会说:没关系!有我呢!多大事啊!
因为年纪大,胃也不太好,加上高反严重,徐菲一直很担心徐锦江的身体。一下车就立马“菲”奔跑接爸爸,往回走的时候还帮他整理衣服,做好姿势让他挽手臂。
别人家吃东西都是爸爸喂女儿
到徐锦江菲哥家,就是儿子喂爸爸
徐锦江也一直坚持和他们录节目,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不下去,陪同去医院,一路小心照顾。
在等检查报告的同时,还不停安慰,分散注意力。
检查结果出来后,证明只是高原反应和轻微感冒。徐锦江一听感冒卸下心头大石,咳了几声。
菲哥笑着说:刚刚都不咳,都说你是心理暗示,救命!
全程父子的角色完全颠倒了!!!
到了骑马环节,别的家庭都是子女骑马,父亲牵着
徐氏父子这里就是爸爸徐锦江骑马,儿子徐菲牵马
最终只能在表演节目中,过一把“套马的汉子”瘾
难怪菲哥戏言说,自己不是菲哥,是“菲姨”
作为观众的少女,听着都暖暖的。
讲真,这份耐心少女都不一定有的,何况菲哥还是男生。真的是贴心又懂事且孝顺还十分有耐心,简直是二十四孝好儿子。关键是菲哥不仅对爸爸细心又贴心外,对同行的小伙伴也是照顾有加,将来肯定也会是好男友。
节目才播出几期,弹幕和场外讨论,都是面对菲哥喊着“想嫁”!
还有网友在弹幕中表示担心,如果菲哥有了女朋友,“小绵羊”会不会“争宠”?那时候菲哥岂不是带着两个女朋友?
其实这样好性格的孩子,跟家庭氛围是息息相关的。徐锦江和妻子殷祝平的爱情故事,被各大“知音体”都写遍了,妥妥霸道总裁式爱情小说。
除了爱情外,父母直接的相处模式,温暖的家庭环境也让小孩子成长为有温度的人。因为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教育方法论,也不是成年人的言论和大道理,而是成年人的行为。
在徐氏父子身上,特别的相处模式是徐锦江从不忌讳向徐菲示弱,也不会因为自己是父亲逞强照顾儿子。让他也懂得,
这样让自己和儿子同时成长,互相学习:
成为彼此力量,才能走得更远。
还有一对反差比较大的是信和小丸子,有目共睹的“不太熟”。
作为单亲家庭,又在小丸子童年缺失父亲陪伴的情况下,信一改以往的冷酷形象,各种卑微在线求聊天,珍惜这难得的父女独处。
可是小丸子却一副高冷的模样,和任何一个家庭的同龄人的关系,似乎都比和父亲信的关系更亲密。
主动要求给小丸子洗因为赶猪很脏的鞋子被拒;做饭时主动说做一个拿手的炒菇,小丸子以不吃辣拒绝;装土拨鼠逗女儿开心,小丸子也只是看看而已,转头却和其他小伙伴有说有笑
反倒是信作为亲生父亲独自在局外徘徊。
从前浪子的信,是因为有了小丸子,才知道人生的责任,才需要面对最现实的问题,所以他签约了唱片公司,四处赚钱让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的人生选择。
因为童年缺失的陪伴,让小丸子和他渐行渐远。
小丸子眼中的爸比,好像什么都很酷,女儿要做一些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除了驼背),爸比都是cool with it,而在小丸子看不见的地方,信早已四处求教,深思熟虑:
我们管她比较严一点,是因为不想让她太早太懂社会事的。因为青春是有限的,如果太早接触很多社会上的事情,太快成熟了。那一辈子这么长,你将来二十五岁,三十岁以后,你还是会接触到这些事情,那时候再懂就好了。那这个青春年华是最难得的,我们过去就没有了。
这对父女也是常见的中国式父女,对于“爱”大家都不太会去表达,被各种情况拉远了原本的血缘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写信的方式,来告诉对方的关心和担忧:
我很爱你,但我不知道如何表示,你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藏在心里。我想对你说:我没有给你一个完整的家,但是我跟奶奶、阿公都是用生命在爱你,只想跟你说,你有什么心事不要放在心里,特别是你现在长大了,懂事了。我不是一个太尽责的爸爸,但我会说你一辈子的真心朋友,这趟我真的很开心,对我来说只要你快乐,我做什么都愿意,问题是什么事情会让你快乐,先写三样就好。
小丸子抹完眼泪写回信完,小丸子会有别扭的情绪,不希望爸比立马看到自己的回信。信嘴上说明天再看,却在凌晨四点半爬起来偷偷看信:
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会让我很快乐,我很少不快乐,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很快乐的吧!其实我觉得你不用去想,怎么样能够让我很快乐。我一直都很开心啊,我不太会说感性的话,但是我都知道的,但如果一定要回答的话,大概是旅行、睡觉跟和珍珠奶茶吧!
包括信也希望小丸子在18至25岁的年纪中做一些刺激好玩的事情,试过不合适再去读书也好工作也好,给青春里留一个回忆。
信还拿足了“我怀疑所有男孩都觊觎小丸子”的老父亲剧本,只要看见女儿和哪个男生聊得正欢,就化身辛酸柠檬精。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酷酷的摇滚歌手信吗?
他还会在车上默默请教梁家辉,如何面对女儿的恋爱?
梁家辉会说到:“我不要跟你说,你这样做不对什么的,你看我怎么照顾妈妈;我不要跟你说,你男朋友多不好,你这样做不对什么的;我是提醒你,你爸有多好,以后作为你的男人,最基本的应该最起码像你爸。”
信和小丸子父女之间是看得出来有隔阂,但是信在努力地去接近小丸子,希望能用爱融化隔阂。不过这也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而信努力地试图从女儿角度考虑问题,也是共同成长的开始……
这次不仅香港艺人徐锦江参加了节目,老友梁家辉带着双胞胎女儿也来了。
梁家辉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典范,在节目中有个“我是卧底”的游戏,他发现前后喝的都不一样,一认真起来立马质问了村长李锐,导致节目气氛一度尴尬。
后来发现其实是因为他中途不小心和徐锦江的吸管换了
大家还一直夸他不愧是影帝。其实他自己确实是喝到两种东西,以为是节目组做游戏不谨慎。
后来他自己知道了真相,还专门挑在吃晚饭大家都在的时候,跟大家道歉,说自己发脾气影响了大家,还真诚地给村长李锐鞠躬道歉。
双胞胎姐妹立马上去抱住他,说:没关系的,爹地。
这样的耿直,没有架子的性格,自己做错什么就勇于承认,无形中也影响着双胞胎姐妹。
他在采访中也说到,曾经看过《爸爸去哪儿》,感触很深的是陈小春。
在那个时候偶尔看到某个片段的时候,就会觉得其实原来老爸对自己的孩子,还是不太了解。虽然我现在带的是已经成年的小孩子,但是永远在我眼中,她们都是小孩。所以我希望借这个机会,能够了解一下我的小孩。
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小孩,徐氏父子中徐锦江敏感内向,间接地“逼着”徐菲去长大,他们这对父子“角色”调换,以及徐菲展现的成熟,恰是这个家庭日常潜移默化相处的结果。
爸爸敏感懂得示弱,但是妈妈是军人,性格坚韧,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这也是徐菲的性格形成重要原因。
梁家辉和双胞胎姐妹,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父亲是家庭的权威,两姐妹虽没有综艺感,但是很有家教,父母亲的相处模式也完成她们对未来另一半的憧憬,这也和家庭相处和教育的模式有关。
信和小丸子是典型的单亲家庭,父亲挣钱养家,将女儿托给自己的父母,因为长期的不在一起,导致生疏感,只能从现在开始慢慢消除这种隔阂。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谓的“成长”不仅仅是小孩们向父母学习,更是大人学习如何和子女沟通交流,学会给彼此空间,给彼此爱,这才是我们在综艺之外看到的闪闪发光的东西。
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而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被童年治愈。
爱是所有教育都没办法去替代的,很多时候爱才是最高最无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