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餐饮人才观的几点思考,当老板的要学会示弱,好汉也要人来帮

2019-10-04   张大宽

2019年10月04日

第【497】篇原创


好汉,也得有人帮

--张大宽


人太难招了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四天,也是“基本功”的第三篇。

今天咱就聊一件事,那就是“人”

经常会有老板说,餐饮的员工是越来越难招了。

是的,确实是这样的。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觉得有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1、年轻人少了

从人数上来看,90后比80后少了大约30%,而00后比90后又少了30%。

年轻娃娃越来越少,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选择越来越多了。餐饮行业招聘的竞争力就弱了。人同样的工资,自然会找更轻松的活。

你看以前,富土康的岗位多吃香,而现在,有多少外卖小哥,都是之前在类似于富土康之类的工厂工作。

2、餐饮的竞争激烈了

餐饮店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家餐饮企业也开始了优秀人才的竞争,只要人有才,哪怕工资高也愿意。

那些实力不那么强的中小餐饮店,想用之前的薪资标准招到优秀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别说招聘新人了,能留住现在的人才都不容易。

餐饮本身就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玩的就是个人。这两年房租越来越高,都说房租压死了餐饮,但你仔细算算,其实人工才是更大的开支。

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在想办法“去人”,从料理包去厨师,到智慧餐厅去服务员,都希望把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但从眼前看,至少十年内,餐厅去人这个事情,几乎是不可能普及的。

所以,要活下来,队伍还得强化,人还得招。

你在等,别人都开抢了

既然要继续招人,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你觉得招人费劲呢?

我问过不少老板,他们说,总觉得通过招聘广告碰不到合适的人。

我说这是必然的问题。

人才市场上,有个343法则,啥意思呢?

就是说,30%的人才是打算换工作的,他们会在市场上寻找工作机会。你平常贴出去的招聘广告,几乎都是被他们看到的,来应聘的,也是这一部分人。

另外的40%,,他们在其他店里干的不错,薪资奖金等各种福利待遇也都不错,这部分人,是没有换工作的打算的。所以,即使看到你的招聘广告,也不见得会动心联系你,你也不知道这群人在哪里。

还有最后那30%,他们大多是我们说的牛人,他们都在其他店里身居要位,不但薪资不错,大概率还有分红甚至股权。是老板们严密关注,甚至愿意把闺女嫁给他们,就为留住的牛人。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你想要的是哪类人呢?

大概率是后两类吧。

可你想想,你的招聘广告,他们看得到吗?有机会了解吗?

所以,你觉得合适的人很难招,真正的原因是你想要的人,压根看不到你的招聘信息。

那咋办呢?

一个字“抢”!

大公司招人,尤其是招重要岗位的人才,大多会找猎头公司来物色合适的人。

那么,对你来说,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平常多物色,看上合适的人才,就抢来用。

变被动为主动,才更容易找到你想要的人才。

人才是资源,不是成本

人才招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用好的问题了。

关于用人,首先要转变的观念,就是“人才是资源,不是成本”

工资开支是费用很大的一部分,有些店甚至会达到30以上。也正因为支出的多,难免有些“肉疼”。肉疼了,就总琢磨怎么省。

可往往一开始省钱,问题就来了。

员工消极怠工,干活还有情绪,经常会和别的店攀比,甚至提出离职……

其实,只要你想通,这些员工是帮你创造更多价值的,只要团队够强,高工资压根不是问题,你投入的都会翻倍,甚至多倍的给你赚回来!

以前,资本比人才重要,而现在,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资本的力量反而降低了。大小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人才。没听说吗,风投现在做决策,都是人第一。他们觉得靠谱的人,比项目更重要。

所以,如果你还是把人才当做成本,还想着省,那么,这个潜力无限的资源,大概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能量。

给高薪,是因为你身价高

很多经营者有个误区,就是见到薪资要求高的员工,心里总在想,凭什么你要这么高的工资。或者,一想到开高工资,就难受肉疼。

其实,能开高工资,并不一定是因为这个人真的只那么多钱。

开得起高工资,是您为您身价高,您有钱,您愿意花高价请优秀的人。

就像去高档酒楼吃饭的客人一样,一顿饭几千上万,是因为请吃饭的人有这个身价,掏得起这个钱,不能说这家店为啥那么贵。

您种的梧桐,自然就引来了凤凰。您要种的歪脖树,那就不知道能引来啥了。

人才不属于任何人

人才是属于社会,属于市场的,在你这里如果发挥不了最大的价值,他自然就会流向更能发挥价值的地方。

对于这一点,可能很多老板都不愿意接受。毕竟,花了很大功夫招聘来,又培训好,无论是物力财力,都付出了那么多,结果说走就走。觉得前面投入了那么多都打了水漂,太伤心了。

可现实就是这样子,反过来想,你在管理你店里人员的时候,不也是常说“能者上”吗?你那个店长的职位,不也是属于能力强的人吗?

人走人留都不奇怪,这也是为什么大企业必须有人员流动率,要吸纳更有能力的人,也要淘汰末位员工。也是一个道理。

人才不属于任何人,职位也一样,打个颠倒就都清楚了。

那有人说,既然他们终究要走,那还有必要投资他们吗?

有必要,非常有必要。因为他在职的这段时间,是在为你创造价值,只要你们共处的这段时间,有一个愉快的合作,不就成了吗?

算大账,别纠太具体的得失。

好汉也要人来帮

绝大多数创业者,初期都是单打独斗拼出来的。

当逐渐做大,也就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做一件事。这时候就需要创业者具备协同合作的能力。

一旦进入合作期,就需要学会“示弱”,学会“寻求帮助”。可这正是很多老板不愿意接受的,毕竟自己拼出来了,自己很强。

可如果你要做强做大,就一定要有比你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团队才行。

最终,作为老板,你要做的就是套娃里面最小的那个娃。让更多大娃来帮你,才能越做越好。

好汉也要人来帮,才能做到更好。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张大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