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建成徐宿淮盐高铁、连淮高铁,全省铁路总里程达到3550公里,其中高铁1561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3.6%、37.3%;苏北五市迈入高铁时代,进入“高铁俱乐部”的设区市由8个增加至10个,设区市通动车全覆盖。
过江通道建设规模化推进,沪通、五峰山长江大桥合龙,龙潭、常泰长江大桥开工建设,8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
机场改扩建快速推进,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无锡硕放机场航站楼和机坪改造工程、南通兴东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完工。
公路网络效能进一步提升,海安至启东高速公路和锡通过江通道南北接线提前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163公里;建成普通国省道4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5887公里、改造桥梁2208座。
水运通过能力继续增强,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通过竣工验收;新增沿江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完成三级航道整治26.2公里,建成跨航桥梁15座。
货物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预计完成公铁水空综合货运量24.4亿吨,同比增长4.7%。“公转铁”“公转水”扎实推进,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1100万吨,预计水路、铁路货运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比重提升至37.2%、2.5%。
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73万标箱,同比增长5.1%;内河集装箱运量达43.4万标箱,同比增长28.8%。国家级、省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分别达到4个、22个;全省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量分别达37万、4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7%、26.9%;中欧(亚)班列发送量989列。
新开国际货运航线3条,航空货邮吞吐量超过60万吨,国际及地区货邮占比从12%提升至15%。实施货车通行费、船舶过闸费等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全年降低通行成本35亿元以上。顺利完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整合车辆数居全国第一。
公众出行服务品质提高
全年完成公铁水空综合客运量12.1亿人次,航空、高铁等长距离高品质出行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新开国际客运航线15条,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5800万人次,南京禄口机场实现7×24小时口岸通关保障,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实现设区市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全覆盖。连云港开通全省第一条市域市郊铁路。全省新开通城市轨道线路4条,总里程跃居全国第二。长三角区域新增21条毗邻公交客运衔接线路。105个乡镇新开通镇村公交,开通率达95.8%。实现所有设区市公交、地铁移动支付。
完成6条高速路段提速,升级改造1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苏高速·茉莉花”品牌获广泛赞誉。全面完成撤销高速公路省界主线收费站任务。交通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65%、21.7%。
生态环保建设成效显现
完成国家长江办交办的3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117个沿江非法码头现场销号验收。内河港口码头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任务的86%。内河建成110套低压岸电系统,港口新增岸电覆盖泊位数545个。建成153家沿江港口企业粉尘监测系统。
2.1万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退出货运市场,超额完成50%;新购公交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占95%以上。
累计形成2万公里绿色交通廊道。
为民服务形象显著提升
2019年交通10件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全面完成。高淳、宜兴、盐都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5项取消审批事项和2项下放事项。普通货运车辆100%实现省内网上年审,201家综检机构实现了“三检合一”,平均检测时间缩短到1个小时。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被省文明委命名为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行业”。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百姓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口碑榜”第一位。
一年来,全省交通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交通强国江苏方案为主轴,着力完善顶层设计
编制《交通强国江苏方案》,创造性提出打造交通强国“江苏十大样板”,被列为交通强国建设第一批试点单位。
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请省政府印发《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综合国际交通运输体系拓展计划专项行动方案》 《江苏交通运输服务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指导意见》。
编制江苏交通运输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到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苏南硕放区域性枢纽、淮安航空货运枢纽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谋划综合交通运输长远发展。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形成初步成果。印发《江苏省沿江砂石码头布局方案》。南京临空经济区获批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苏南硕放机场空域优化方案获军民航认可,新辟4条临时航线。
(二)以补齐交通突出短板为着力点,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396.5亿元,同比增长16.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铁路、机场建设完成投资分别达到501亿元、33.1亿元。
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全年公路水运共争取中央各类资金补助74.53亿元。发行2019年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14.3亿元、铁路专项债券13.4亿元。
超常规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探索生态红线无害化穿越等破解要素制约的创新举措,全年开工重大项目33个,其中宁淮城际铁路仅用8个月就实现从获得规划支撑到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完成可研审查,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完成全部工可前置性审批。
加快推进在建项目。
连徐高铁、盐通铁路、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等续建项目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11条省际断头路已建成2条、在建6条。完成7个高速公路项目、9个航道项目竣工验收。
全面开展品质工程建设。
创建省市品质工程示范项目152个。南京长江四桥等6个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连云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获得鲁班奖。
(三)以更高标准更严措施抓监管,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制定出台《关于以更高标准更严措施管控交通运输领域重大风险的通知》。深刻吸取“3·21”“9·28”“10·10”等事故教训,印发《从严开展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联合开展全省道路旅客运输安全严管严控工作的通知》。
强化安全监管。
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明查暗访143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2350个。全面启动高速公路入口拒超,全省干线公路平均超限率降至2.12%。基本实现本省籍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动态管控。公路水运重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100%。
更大力度提升科技兴安水平。
完成15座干线公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全省“两客一危”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实现全覆盖,省级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
更高要求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
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实施安防工程2057公里、7990公里。推进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建设,完成399个交叉路口减速带设置;完成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207处。
(四)以污染防治和科技创新为重点,不断深化绿色智慧交通建设
拓展绿色交通示范省创建成果。
更大范围推广绿色高效物流、绿色出行、船舶LNG清洁能源等。本省籍400总吨以上货运船舶防污设施使用抽检合格率达到69.5%,400总吨以下船舶防污改造试点全面启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试点完成测试场地、车路协同驾驶的应用场景建设。全省首个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基地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认定。
推进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
组织实施7个重大科技专项、16个部省科技示范工程。制定实施《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导向系统建设指南》等25项地方标准。
(五)以信用交通省建设为依托,探索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
梳理完成全省交通运输“四级四同”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编制完成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统一的监管事项基本目录清单和检查实施清单,实现与国家、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
深化交通运输行业改革。
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省级与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导推进市、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深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出台全国首部策应综合执法改革的省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水路交通运输条例》。《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草案)》经省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开展“规范执法行为、推进廉洁执法”专项整治活动,推进跨区域交通执法联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省厅被全国扫黑办表彰为先进单位。
深化建设“信用交通省”。
制订公路水路建设市场、道路水路运输信用管理办法和港口经营信用评定等制度文件,完成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服务平台(一期)项目数据库建设。我省被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授予“信用交通省建设典型省份”称号。
(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全面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出台《厅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办法》,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点任务及其分工的通知》,开展“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专项整治,完成对3个厅属单位政治巡察和2次党建督查。完成37项整改任务,出台24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严改作风为基层减负,发文同比减少40%,会议减少46%。
切实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
创新推出网络舆情监测评估机制,参与全省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开展“我家门口那条路”江苏展示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吉林同志入选交通运输部“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黄强同志入选交通运输部“最美港口人”。厅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3家单位获2017-2018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集体获全国巾帼文明岗,1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全面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领导干部交通强省建设专题研究班。开展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期中绩效评价,评选高级以上工程师625名,7人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出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
江苏航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和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蝉联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厅属院校获得2019年全国汽车大赛我省9个一等奖中的7个。
来源:江苏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