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拉采尔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交通是连接城市板块和人群的一个重要纽带,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交通的作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划也对区域内的各大城市提出了“突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着力破解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发展要求。
作为上海的北大门,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南通紧抓发展机会,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深化与苏锡常都市圈的跨江融合发展,主动策应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加快启动建设试验区,全面提升发展能级,着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
在此基础上,南通积极打造高水平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构建“一主两副一枢纽”空间格局,以试验区为引领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品质。其中“一主”是指滨江主城,主要依托高新区南部、家纺城和锡通园,“一枢纽”则是指南通新机场和北沿江高铁建设空铁枢纽。
作为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的主阵地,南通家纺城是川姜镇的家纺名片,2014年,南通家纺城党工委、管委会与川姜镇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川姜镇就被称为南通家纺城。
近年来,川姜镇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川姜镇政府的不断努力下,现如今川姜家纺品牌集聚度高,产业链完善,从原材料供应、纺纱织布、设计印染、成品生产到销售物流一应俱全。目前,川姜镇拥有家纺类企业3000多家,各类经营户10000多家,其中全镇规模以上企业88家,销售超亿元企业24家。
从设计到制造到渠道全流程一体化产业链更是吸纳各地优秀人才集聚于此,超十二万外来人口占当地常住人口的两倍,区域人口资源优势凸显。
除了自身的产业优势外,空铁枢纽建设所带来的交通优势将会大大提升川姜镇的城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上半年,南通迎来了新机场落址南通的好消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建成后的南通新机场年载客量可达4900万人次以上。
此外与南通新机场一起构成“轨道上的机场”的北沿江高铁项目也己确定于明年下半年正式动工。作为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中最后一纵的沿江高铁,同时也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新建的高速铁路,全线长度比沪汉蓉铁路略短,设计时速为350km/h,东起上海浦东,向西经过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至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终点。其中北沿江高铁起自上海,经崇明岛至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北站至合肥,新建正线全长约490公里,其中江苏境内约380公里。
虽然目前南通新机场还没有最终确址,但不管是海门四甲还是通州二甲,川姜镇都在其辐射范围内。就拿上海虹桥机场来说,不管是从静安区还是徐汇区过去都差不多是10公里左右的距离,坐车也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而川姜镇距离海门四甲约19.7公里,开车约40分钟;距离通州二甲约12.5公里,开车约30分钟。未来的川姜镇将妥妥的进入沪苏1小时生活圈。
随着这些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川姜镇作为南通打造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的先锋军,未来不仅会迎来交通区位的改善,更会成为海量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交通赋能下的川姜势必会成为南通下一个房价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