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坚称地球是平的,外国人为此做了个实验,康熙见后冒冷汗认错

2021-03-20   张爱谈情说爱

原标题:康熙坚称地球是平的,外国人为此做了个实验,康熙见后冒冷汗认错

清朝十二帝里面,康熙是对西洋学说最感兴趣的人,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热爱科学,他即位的时候,西方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已经大量传入了中国,朝中的臣子们对这些东西兴致缺缺,康熙帝却不同,他喜欢西方的数学、历法、天文,经常向传教士们学习新知识。

康熙一朝的西方传教士里,汤若望与南怀仁算是最出名的两个。南怀仁进宫后,康熙帝对西洋学术的兴趣大大提升,作为康熙的科学启蒙老师,南怀仁学识自然很丰富,他留下了《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等作品,他会搞测量、会教数学、会当翻译。

值得一提的是,《坤舆图说》中论及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地圆研究、论地体之圆。说得通俗点,就是在强调“地球是圆的”理论。这个理论我们如今都很熟悉,学地理的时候老师都会细细讲解,但古人和我们不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都相信“天圆地方”理论。

“天圆地方说”最早被记录在《礼记》中,具体来说,就是讲天空是圆圆的盖子,地面是四方的方块,天把地盖住了。起初它只是一种哲学思想,久而久之却成了大家的天文认知,康熙帝也受到了影响,他学习西方地理知识时,听到对方讲述“地圆”学说,不禁十分诧异。

康熙帝坚称地球是平的,用“天圆地平”反驳“地圆”学说,还提到了一句古诗:“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西洋传教士见状也不敢跟皇帝争辩,毕竟在清朝,皇帝掌握了生杀大权,万一触怒了皇帝,自己也没什么好下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与其争辩,倒不如用事实说话。外国传教士们为此做了个实验,什么实验呢?原来,深受南怀仁所授地理学知识影响的康熙,逐渐产生了绘制清朝地图的想法,1708年,他下令让众多的西洋传教士到各地进行天文地理测量考察,想利用西方测绘技术,绘制一份清国地图。

“谕传教士分赴内蒙古各部、中国各省,遍览山水城廓,用西学量法,绘画地图。”这道旨意下来后,西方传教士们摩拳擦掌准备做一番大事业,于是西方测绘队从北向南出发,走遍各省,将每个省的地图详细画下来,最后合成了一张全图,康熙亲自命名为《皇舆全览图》。

画个重点:《皇舆全览图》采用的是经纬图法,比例为1:1400000,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经过大规模实测、用科学方法做出来的地图,精确程度超过了当时的欧洲地图,最重要的是这张图推翻了康熙的“天圆地平”认知疑惑,因为传教士白晋为康熙讲解了图上的经纬数值。

如果地球是平的,那测量的经线长度不会跟着纬度变化,但在这张图里,纬度越低,经线越长,经三角测量法、天文测量法实测后,图上多见梯形区块,由此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康熙帝见后终于明白过来,他一边冒着冷汗,一边感叹自己先前想法是错误的。

从此康熙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喜爱更甚以前,他也因此被白晋等人称赞为“英明君主”。在古代众人都普遍以为“天圆地平”的背景下,康熙帝能抢先知道真正的科学,其明智和热爱学习的态度值得肯定,只可惜他的爱好没能在当时大面积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