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象棋天才少年,打败特级大师,王天一都怕他

2019-08-10     象棋微学堂官方

今年7月底,河北省象棋锦标赛的冠军奖杯被一位少年棋手放入了书包里。

他是孟繁睿, 一个年仅十一岁的象棋天才。

孟繁睿2008年出生于河北唐山,后长期随父母居住秦皇岛。他四、五岁时,经常躺在沙发上,拿着ipad斗地主,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家人担心儿子小小年纪就患上近视,可越不越他玩,他就越吵着要玩。怎么办?只好帮助转移注意力,拿个诱惑更大的东西吸引他,于是,孟繁睿在爷爷的引导下,开始接触象棋。

有心栽花花也发,小繁睿在象棋上的天赋很快生发出花蕾,学习半年后,下了五十年棋的爷爷就下不过他了。比孙子的天赋差了四十九年半的爷爷欣喜不已,干脆送其拜唐山金牌教练孙庆利为师。好苗子遇到了好花匠,这还了得?在孙老师的悉心灌溉下,小繁睿的棋力突飞猛进,一次河北的青少年培训中,他被另一位更好的花匠--阎文清大师一眼看中。

阎文清大师有可能是孙悟空转世,火眼金睛,他手里培养出来的象棋大师、高手不计其数。

孟繁睿被带到石家庄(河北棋院)后,得到了阎老师的真传,不多久,就成为了一统全国(以及河北省)儿童、少年象棋锦标赛的霸主,同年龄组虽有闵仁、华晨昊等劲敌,但他还是以冠军居多,期间包括了:15、17、18年全国儿童赛(丁组)、江阴周庄杯儿童赛、17年全国少年锦标赛(越级丙组)、18年宝宝杯少年组、17、18年河北少年赛等等的冠军,其他的名次还有亚军、季军等,基本不会跌出前五。

孟繁睿成了960万平方公里最厉害的小孩,很多参加当年少儿赛的孩子的家长常常会说这样的话:“我家小孩啊,争取拿前几名吧,冠军不敢想,有孟繁睿在呢”。



当然了,他能取得这样瞩目的成绩,是自身天赋+外在环境的影响。

孟繁睿与阎文清简直是“天作”的一对师徒。

在课堂上,阎大师给小屁孩儿们讲课时,除了会讲一些棋路、战术之外,还会讲点“高大上”的棋理,但这些棋理只是“夹带”在招法里面,并不做少儿学习的要求,目的是让孩子们“各取所需,能吃多少吃多少”。

每当这个时候,台下,有一双眼睛,心领神会,点头微笑,与台上的阎老师心有灵犀。

阎文清知道,孟繁睿是那个能“一点通”的孩子。

这一幕,你们想到了什么?一定是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对不对。

“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问佛决疑经》

佛祖座下那么多弟子,只有大弟子摩柯迦叶,懂得师尊拈花的深意,所以才能会意一笑。

这就是悟性。

孟繁睿是个有悟性的孩子。

发现这个“秘密”后,阎文清大师开始摒弃传统的教法,大胆采用特别的训练方法来磨砺这个孩子。一般的学棋过程,教练会让学员学习几个定式,以利他们在有布局的基础上去实战,短时期取得效果,至于功底,在以后的比赛或实战中慢慢弥补,全国大多数象棋机构都是采用这类方法。

但由于孟繁睿的特质,让阎文清决定另辟蹊径。一次少年赛,记者采访冠军的教练,阎文清透露道:“儒家讲究因材施教,如果我用雕刻松木的方法来雕刻紫檀,那将会浪费一个上好之材。对于繁睿,我一开始就完全放开性地教他基本功和一些重要棋理,按照培养高水平棋手来教。要知道,很多孩子下棋,一个布局定式能下好几年。对他,我不想设任何框架束缚住他。”

当然,最开始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阎大师也有隐隐的担心,这样的教法是“慢热”型的,可能近两三年成绩不会太好,现在的棋坛的舆论导向就是所谓“学棋三年不成,则永远不成”,所以他承受的压力也不小。阎文清笑了笑,说,“事实让我大吃一惊,孟繁睿的成绩反而越来越好。”



A:打一定的地基,然后建楼房,看到一定的施工成果后,加固一些钢筋混凝土。

B:把地基打得十分牢固,然后再去建楼房。

两种不同的方法,各有所长,关键是因材施教,事实证明,阎文清的教学方法是十分成功的。

小繁睿的悟性除棋感方面,还体现在对实战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运用上。

对于有悟性的棋手来说,下棋真的是一种享受,他不拘泥于既定谱着、招法,也不被任何思维定式所限定,在一次训练赛上,孟繁睿开局下出了一个比较冷僻的开局,对手说从来没见过,孟繁睿得意地说:" 我灵活多变!" 谈到这件事,阎大师止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除了在少年赛的一枝独秀,孟繁睿在成年组的成绩同样,甚至更令人瞩目,18年的山西碛口“宝宝杯”象棋大师公开邀请赛,年仅十岁的孟繁睿连续三场受让两先,三战皆取得大捷,分别战胜黎德志、于幼华、柳大华,技惊全场,冠军得主王天一赛后心有余悸地说道:“幸亏没有碰到孟繁睿,要不然按规则我也得让他两先,顶不住啊”;今年的威凯杯,小孟5胜5和仅亏一盘名列前茅;还有刚刚结束的河北象棋锦标赛,以11岁的年纪在近百名成人高手中百步穿杨、无人能挡,捧起成人省冠,堪称天才少年,棋坛开始议论这个孩子:将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王天一。

下一步,当然就是拿大师了,对他而言这个是顺理成章的事,估计时间不会很久,大师之后能不能有进一步的突破,就看他自己了。另外,在昨天刚刚结束的“四川航空熊猫之路杯”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中,小孟越级打14岁乙组,以6胜5和的骄人战绩顺利获得冠军,祝贺!

写到这里时,突然发现没东西可写了,因为主角再怎么厉害,现在也才11岁,要是大肆吹捧,更无必要。我们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已经具有相当实力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发展,就像一株正在蓬勃生长的小树,让其接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接受更多的考验和磨练。这样,他的未来必是可期的。

看到过网上有一篇报道孟繁睿的文章,文章末尾有人留言“下棋吃不了饭。还需靠工作或个体挣钱。这么大的国家,靠象棋发家的就那么几十个人,童星不一定长久。还是学习数理化吧。换句话说。下棋人中不妨有很多不成器的人。一辈子下棋。误了很多事。”

其实很反感这类言论,因为它在传递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象棋会误人,下棋没有下到专业棋手就是不成功。

什么叫成功?当公务员朝九晚五端铁饭碗就是成功?追求梦想爱你所爱就不是成功?其实象棋本身是不会误人的,任何事情你有度地去把握它,就不会误人。千万不要把你的一事无成归咎于象棋,不是有句话吗“万贯家财,不如一艺傍身”。

现在,越来越多的少年天才涌现出来,将来的棋坛,势必会形成比现在更为激烈、混战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是时代之幸,象棋之幸。

也有的人开始疑惑,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高手的天下了,像“四驾马车”那样的高手在少年们面前也不占任何优势了,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年龄大的棋手们是不是就没有努力的必要的了呢”,其实不是,这是个多元的棋界,可以有人11岁拿省冠军拿大师,也可以有人30岁还在学“双炮过河”的布局定式,只是前者将来有希望拿全国冠军;后者好好学,有可能在县级市级比赛中称王称霸,各有各的人生舞台,各自精彩,都能自我实现,获得幸福。人生是场马拉松,任何时候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给你设限,或者贴标签。

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也是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希望之星孟繁睿,加油!所有不同年龄段的棋手们,加油!!

国家象棋大师洪磊鑫亲授"20天全面掌握先手士角炮开局"系列课程,深入讲解士角炮开局的各种遍历,棋局理念,中局战略,深受好评!

国家象棋大师赵玮深入解析"屏风马弃马局套路揭秘之-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弃马局",风格通俗易懂,细致入微,不容错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VB6fGwBvvf6VcSZwu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