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给业余棋手学棋的建议(一)

2019-08-08     象棋微学堂官方

杨官璘(1925年5月29日-2008年1月4日),广东省东莞凤岗镇塘沥村人。中国首批象棋特级大师,象棋国家级教练员。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残局功力尤深,享有“南粤棋王”、“魔叔”的美誉。

杨官璘6岁时以善弈知名乡里,10岁被乡邻称为“乡下棋王”。1949年至1951年在香港当职业棋手。1951年起在广州从事象棋研究及比赛。1956年获首届全国象棋赛冠军,自1956年至1983年共参加了18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四次获得冠军,13次进入全国前六名,1977年至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三次全国团体冠军。1982年被授予国家第一批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87年获得“健力杯”冠军。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成了名副其实的棋坛老元戎。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杨官璘驰骋棋坛五十余年,曾任广东省七届人大常委、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象棋队主教练、广州《象棋》杂志主编。培养出吕钦、许银川、庄玉庭等象棋国手;著有《弈林新编》、《棋国争雄录》、《象棋春秋》等书。

2008年1月4日晚18时30分,因患结肠癌医治无效,于广州市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逝世,享年83岁。

象棋是一种充满挑战的艺术,可以训练思考能力,因而广受大众喜爱。随着我国文化体育的日益发展,棋艺水准也不断地提高。但是,对一个象棋爱好者或者棋手来说,怎样才能在短期内提高棋艺呢?这就成为许多象棋爱好者深感兴趣的课题,这里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研究象棋的主项和副项

象棋艺术,大致上可以分为全盘对弈、让子局对弈、布局、中局、实用残局、排局等项目。在这些项目中,研究的时候应该以哪一项为主呢?

以往,有些人专门以让双马来取胜棋艺较差的,并且把让双马局当成秘诀。因此,在这些人看来,让双马局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又有些人喜欢研究排局,很少下全盘对弈,认为排局的杀法比全盘对弈的杀法还要精彩,于是排局就成为这些人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是,象棋比赛是以全盘对弈为准则的,大多数的象棋爱好者,都是以提高全盘的功力为目标。所以,研究全盘对弈,应作为主要的项目(以下简称“主项”),其余则可称为辅助项目(简称副项)。主项与副项的关系如何呢?总的说来,一个棋手必须具备全盘对弈功力,然而全盘对弈功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让子对弈、布局构思、中局对杀、残局运筹以及排局研究等等,都是提高全盘功力所不可缺少的。以排局来说,它的形势是实战所不能弈成的,但是它那些运子取势和解杀还杀的技巧,对于实战有参考价值。例如以“七星聚会”排局来说,通过研究,可以学习车兵和车卒的互相牵制的技巧,也能充实全盘对弈的功力。

关于让双马对弈,多数是高低手的对弈。让方因为少双马需要采取快速的进攻和避免同等的兑子。被让方则相反,主要是先守后攻和巧妙地兑子,或者以持久战来造成多子的优势。总之,这种对弈的战略战术,可以给全盘对弈作为参考。尤其是在全盘对弈中兑去双马的,如果熟悉双马局的,对于双车双炮的运用,总有帮助。

在提高全盘对弈功力的过程中,常常会在某一方面出现主要薄弱环节,影响到全盘对弈功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克服这个薄弱环节,也就成为棋手在某个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克服了这个薄弱环节,全盘对弈的功力就能进一步提高。克服一个薄弱环节,可能又出现另一个薄弱环节,棋手要及时发现它,并努力克服。全盘对弈的功力就是在不断克服薄弱环节的过程中提高的。

全盘对弈大致分为布局、中局、残局等三个阶段,一般来说,这些参考资料都可以在棋书里找到,尤其是布局和实用残局更多。关于实用残局,特别是例杀例和的残局,基本上都是棋手们从实践中归纳出来的经验,而且有许多局势己成定式。研究的时候,可以反复推敲,从而加深印象,记住基本的变化。同时,还要理解它的要领,即胜或和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有利于触类旁通。

研究布局,当然也可以参考棋谱里的资料,但布局和实用残局不同,随着时代的演进,象棋的布局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的各种布局,已经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些布局在以往看来,是“先进”的,但现在便不一定了。

对弈时采取何种布局,常常因人而异。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布局,即使是同一对手,也不宜一成不变。在上次对弈中,这种布局取得了优势,在下次对弈时再采取这种布局,就不一定能占优势,因为对方也在研究对策。所以,没有什么绝对“先进”的布局。各种布局的优劣都是相对的,因时因人而起变化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而不去研究前人和别人的布局,只是在研究的时候,要着眼于创新,分析运子的度数是否严密,有无迁就的着法,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注意能否符合实战的问题。

中局变化最复杂,不易掌握其规律,虽也可以参阅棋谱的资料,但实战中所弈成的形势,却往往为棋谱所不及备载。“谱不可以尽弈之变,法不可以尽战之奇”,关键在于棋手本身功力的充分发挥,既要临危不乱,又不轻敌疏忽,始终认真对待,审时度势,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因势利导,夺取胜利。

全盘对弈,是衡量棋艺高低的标准。研究布局,中局和实用残局等,都是为了提高全盘对弈的水准。人们必须经过许多的全盘对弈,将所学的理论反复验证,才会登堂入室。别人的对局,特别是名手对局,很有参考价值,必须多加研究。我们只要细心的去分析这些对局,就可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来充实自己。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实战的东西虽然实用,但是如布局中的平稳,中局时候的互缠,残局阶段的略优等,却容易使人烦闷。所以,应该不厌其烦地反复钻研,精入细微,持之以恒,才能逐步提高实战的功力。

(笔者注:系统学习象棋大师布局、中局、残局、全局讲座,课程持续更新,反复学习)

精彩续集文章,敬请关注哦!

国家象棋大师洪磊鑫亲授"20天全面掌握先手士角炮开局"系列课程,深入讲解士角炮开局的各种遍历,棋局理念,中局战略,深受好评!

国家象棋大师赵玮深入解析"屏风马弃马局套路揭秘之-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弃马局",风格通俗易懂,细致入微,不容错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lBRfGwBvvf6VcSZGs2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