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孩子哭而烦恼吗?那你应该学会这些了

2019-07-22     小倪妈妈日记

在生活中,很多妈妈一说起孩子哭,就有很多话语要吐槽,尤其是自己忙的时候,越忙越乱,越乱孩子越哭闹,可能有些性格温和的妈妈会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是有些妈妈脾气差点的,看到孩子哭闹就直接点燃了自己的暴脾气,就会对孩子大呼小叫,但是孩子似乎并不买账,妈妈越吵,孩子越哭的厉害。总之,大多数妈妈看到孩子哭都是以命令的口气来禁止的。

但是这样并不是说禁止孩子哭的明明就是坏妈妈,爱孩子是每位母亲的本能,只不过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妈妈一时失去了理智。其实每位妈妈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只不过孩子哭也是本能反应,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孩子释放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有时候孩子哭完就忘记之前的痛苦记忆了。因此说孩子爱哭并非完全是坏事。

不过在现实中生活中,很多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哭或者别的孩子哭闹,就会认为这个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勇敢,也是因为在这些刻板认知,才会让父母在孩子哭的时候处理不当。很多妈妈都会说,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哭,自己也跟着着急上火,心里憋着一团火,随着禁止孩子无效,自己也跟着爆发。

因此在小编看来,妈妈们之所以不喜欢爱哭鼻子的孩子,其实是因为不想面对自己的坏情绪,就会去镇压孩子的哭闹,而且孩子在自己的权威下恢复平静之后,妈妈们也产生一种成就感,觉得孩子还是很听话,并且内心也默默给自己妈妈这个角色打上及格分。

但是孩子哭是需要妈妈的引导的,一时地禁止可能有效,但是时间久了,父母就没有什么权威可言了,因为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加重,对于父母的命令根本听不进去。

那么怎么正确看待孩子的哭闹呢?我们应该哪些方面有效控制孩子的哭闹呢?带着这些问题,就让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一,哭泣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哭着的,婴幼儿时期,他们饿了或者困了也都是通过哭来表达的,所以孩子哭也是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所以等孩子稍大一点,哪怕已经学会说话表达感受,但是哭仍然是他们的生活本能,他们想满足某种心理需求的时候,总是无意识地去通过哭泣来向父母传达。而且可能是因为小时候一哭妈妈就会满足要求,所以这种行为上的条件反射就会停留在儿童的大脑中,他们会觉得自己一哭依然可以让父母满足自己的愿望。

但是不要觉得孩子动不动就哭是心理脆弱的表现,孩子之所以能无忧无虑,就是他们的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有时候哭完了一会就高兴起来了。

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眼泪可以帮助人减少大脑在压抑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爱哭的人在情绪上、身体上不比不爱哭的人差

但是婴幼儿的哭泣,可能就是磕了一下,或者妈妈吼了几句,但是等孩子再长大些,他们的自我意识慢慢增强,而且他们还会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父母没有全部满足自己,这时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矩约束,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会被妈妈说是不安全,那么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用哭泣来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但是哭和笑一样,是情绪的一种。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练,所以学会正确看待哭泣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虽然这个认知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妈妈也要认识到,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二,让孩子哭泣也是爱孩子的表现

现在一般家庭中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所以大部分父母对孩子都是宠爱有加的,所以一旦孩子哭起来,爸爸妈妈就会立即关注,就会想尽办法哄孩子冷静下来,可能父母会给孩子拿玩具或者播放动画片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一不哭父母就已经化解危机了。

但是小编却提醒各位爸爸妈妈,有时候不让孩子哭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情绪发展。

那幺小编就给大家例举几条盲目停止孩子哭泣的危害:

1. 孩子心里会产生恐慌,没有安全感。一哭就被父母叫停可能就会形成退缩、自闭的性格。 2.孩子一哭被孩子制止,并且坏情绪没有及时释放,那么这些情绪越积越多,到了控制不住的那一刻,可能会做出害人害己的悲剧,到那时父母再想制止就为时晚矣。

3.如果每次妈妈们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制止孩子哭泣,那么这张方式可能就会被孩子学去,以后自己出现这种问题或者看到别人也有类似情况的话,孩子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地处理事情。父母做不到理解孩子的心情,那么孩子也会在这种影响下变得没心没肺。

4.有时候孩子因为在父母的权威下不敢流露出自己的情绪,但是一旦脱离父母,遇到合适的机会,则将负面情绪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身上。如攻击小伙伴,或者在长辈面前表现得蛮横不讲理等。

5.因为父母长期压制,孩子就会压抑自己情绪,习惯以“刚强”的假面具示人。当遭遇无法承受的挫折时,反而更缺乏韧性。

小编以为,比起只想看孩子笑脸而一再制止孩子哭泣,允许孩子哭泣是爱孩子更正确的打开方式。

三,及时解决孩子哭泣

1、如果我们不强求孩子止住哭声,而是陪在他身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表达对他的理解,之后安静地等待他哭一两分钟,我们会很惊讶地发现,小家伙的哭声会越来越小,并逐渐归于平静。

2、允许孩子哭一会儿,孩子才会更加充满力量,更坚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哭的几率会逐渐降低。允许孩子想哭的时候哭一会儿,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内在才会更加充满力量,他才能变得更坚强。

3、平和淡定地面对孩子的情绪,适度共情,适度安抚,并不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当然,如果我们没完没了用言语去安慰孩子,或者给他讲道理,这样的方式相当于在不断地将孩子拉回不愉悦的体验之中。

本文为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PSrH2wBmyVoG_1Z9v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