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生物2020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0-04-27     同花顺财经

量子生物(300149)2020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874.49万元,同比下降6.31%,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15.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69.88万元,主要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严格执行政府相继出台的关于延迟复工及人员流动等疫情防控政策,公司总体复工推迟,从而对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的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其中:

1、虽全力复工,但产能在疫情初期未能完全恢复导致项目执行较慢,医药研发服务与生产外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281.2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3%;实现净利润-169.57万元(将收购上海睿智时以资产基础法确定各项资产公允值与账面值之间的差额在报告期内摊销至医药研发服务与生产外包业务后的调整净利润为-673.1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30.45万元,主要是收入减少且公司上年投入的新实验设施增加的固定成本,新增及现有员工人力成本的增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受疫情影响,市场对微生态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认知有所加强,同时积极克服疫情对复工复产的影响下,微生态营养与医疗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053.72万元,按同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14.06%;实现净利1,199.01万元,按同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增加25.14%;

3、总部及量子磁系产业基金净利-1877.38万元,按同比口径比上年增亏20.59%;主要为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报告期内,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各地出台延迟复工及流动人员医学隔离等防疫防控政策,公司整体延迟复工,对各事业板块经营影响较大。截止本报告日,公司已全面复工复产,各方面正常运营,同时在以公司集团化运作下,医药研发服务、微生态营养和微生态医疗三大事业板块协同并进,紧密围绕年初制定的年度总体计划及基本方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加快落实。

医药研发服务及生产外包方面:报告期内,上海睿智全力做好新冠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工作,尽可能降低疫情所带来的对公司的冲击。在项目建设方面,上海睿智紧抓大分子CDMO产能建设,努力将上海睿智打造成为一家医药研发到药物商业化生产全覆盖的一体化外包服务平台。市场方面,上海睿智充分利用国内在新冠疫情防控取得的有效成果,继续巩固公司在临床前CRO的行业地位,积极开拓国内外新业务新模式,探索与国内大药厂开展新的合作模式。运营方面,上海睿智做好内部疫情防控的同时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动态,并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持续沟通。

微生态营养方面:针对新冠疫情引发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公司加大益生元产品对外宣传与品牌力度,并持续推进公司核心微生态营养等产品的开发和特医食品开发,同时加强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正式成立香港子公司,为进一步实施落地微生态的国际化战略。

微生态医疗方面:继续深入探索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提升肠道菌群检测与评价能力的同时,构建数据库,并结合客户的肠道菌群数据开发营养健康产品,通过检测、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健康产品干预从而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生态闭环。

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随着疫情的全球性扩散,宏观经济运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公司的上下游等利益相关方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公司的生产、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工作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部分原辅料、试剂供应有可能会受到影响,预计短期内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海外疫情的加速给境外市场开拓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成立抗疫应急管理小组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进行密切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经营各项安排,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员工安全,同时,公司与供应商及客户保持及时沟通,对疫情进行密切跟踪和评估。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完全复工复产,同时,公司通过捐赠微生态制剂物资、与美国Gladstone研究所联合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多种形式支持抗击疫情,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整合及协同效应的风险

由于公司与子公司上海睿智在组织结构、所属行业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有效地发挥协同效应,将对双方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公司制定了新的战略规划并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公司将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为核心驱动力,设立医药研发服务(上海睿智)事业部、微生态营养(量子高科)事业部、微生态医疗(量子医疗)事业部,并成立一个企业发展事业部围绕这三个核心业务的发展投资布局,各业务部协同发展,打造全球健康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公司积极与上海睿智在企业文化和管理团队、研发能力、管理和财务体系等多方面开展整合工作,已形成了较完善的财务汇报体系、权责体系及技术融合机制,增强双方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业务延伸发展的风险

重大资产重组前,公司一直聚焦生物健康产业,专注于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优质益生元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微生态医疗业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业务延伸到涵盖生物药与化学药开发的医药研发与外包生产服务业务。若公司不能在人员、业务、行业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对不同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确保各业务板块并行发展,则无法发挥1+1大于2的整合效应。目前,公司各大业务板块相对自成一体,同时又相互联系与支持,多轮驱动,合力推动公司向前发展。公司逐步在整合上海睿智的业务能力、人才团队、海外经验,挖掘益生元产品在研发和国际业务拓展方面的潜力,促进现有微生态营养及医疗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引导上海睿智重点面向生物药研发服务领域开展业务,帮助上海睿智继续发展具有优势的CRO业务,扶持尚待发展的大分子CDMO业务,拓展国内市场业务,实现各业务单元的均衡发展。

4、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收购上海睿智后确认了较大金额的商誉,若上海睿智未来经营业绩未达预期,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誉将会存在减值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上海睿智所处CRO及CMO行业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睿智作为一站式医药研发与外包生产服务的龙头平台型企业,拥有良好的业绩基础。同时公司将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发挥各事业部的技术、市场协同效应,促进合并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5、市场竞争的风险

随着CRO和CMO行业发展,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市场竞争者的规模扩张、业务扩展可能使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发展,影响其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受产业政策和新药研发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推动,CRO和CMO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公司作为行业前列的一站式医药研发服务龙头,预计可受惠于行业发展趋势。

由于国家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鼓励和优惠,也导致部分企业加入到益生元行业中来,存在较大规模的竞争者加入到益生元行业竞争、益生元行业产能持续增长的可能,以及国外竞争者加大力度争夺国内市场;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深耕益生元市场,开拓新的产品应用领域,建立品牌优势,可能出现产能无法按计划释放,导致销售市场无法达到预期的产销平衡。公司将发挥在益生元行业的技术研发优势,加大益生元应用的研发投入,有效的将公司多年沉淀积累的领先微生态技术储备实现产业转化,通过开展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医疗研究,菌群检测及健康管理,打造微生态健康产业里的全套技术服务应用平台,提高客户粘度。持续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应用方案设计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客户及消费者的认知度,同时公司立足于提供成套终端微生态营养开发、营销、品牌、供应链整合方案给到下游合作客户,定位为微生态营养的平台型企业,将有助于开发更多的新市场、新客户,从而保持和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6、下游客户需求波动风险

营养保健品板块是目前公司微生态营养制品最重要的应用板块,2018年末,国家开始对保健品行业进行整顿,由于下游企业出现行业性波动,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益生元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新下游行业客户的开发,以拓展领域和增加客户数来分散风险,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国际市场的业务开拓和终端产品的销售力度。

7、成本费用波动的风险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储备人才的增加,公司成本和费用面临较大的上升压力。上海睿智经营活动中的主要成本之一是人力成本,新药的发现、筛选、分析、生产工艺开发等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CRO和CMO企业有着高水平的人才团队。上海睿智目前正处于发展期,随着资产和业务规模的扩张,上海睿智对于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将随之增加,员工规模及薪酬预计也将持续提高。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培养和引进足够的高水平人才,不能合理有效地匹配人力成本与业务需求,将会对上海睿智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公司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通过扩大销售、强化管理,控制费用等举措,缓解公司成本费用上升压力。

微生态营养制剂的主要成本之一是原材料白砂糖和乳糖,白砂糖受气候、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供求变化和价格可能出现大幅波动;乳糖供应主要依靠从欧美国家进口,价格波动性也较大,同时也受人民币汇率影响,如果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产品成本大幅增加,而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相应滞后,会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直接挤压公司经营利益。报告期内,白砂糖的采购价格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乳糖采购价格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受疫情的影响,预计白砂糖、乳糖价格呈上升趋势。公司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包括开展白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锁定原材料价格;不断提升技术,改善生产工艺以降低原材料单耗;积极探索采购模式,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8、境外业务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上海睿智的主要客户为境外客户,收入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境外市场在法律体系、产业政策、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差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各有不同。

整体而言,境外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强于国内企业,面向海外市场的CRO和CMO企业也需要更强的技术能力。上海睿智一直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效应、有效控制成本、不断拓展新客户并增强已有客户粘性,随着国内CRO和CMO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的医药研发外包需求日趋旺盛,加之相关政策支持,国内市场有望成为上海睿智未来新的收入增长重点。此外,境外项目通常以外币结算,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海外业务收入将产生较大的汇兑损益。对此,公司将积极关注国际汇率市场走势,合理安排结汇时点,尽可能减少外币汇兑损益,控制汇率波动风险;同时适当使用外汇避险金融工具以锁定利润、规避外汇波动风险;目前美元走强的趋势将有助于扩大公司的盈利规模。

9、产品质量风险

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吃得放心”是消费者一种强烈而总是困扰多多的愿望,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经造成食品信用危机,因此国家监管部门于2015年4月修订了《食品安全法》,强化了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了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在此背景下,公司的食品安全质量也受到多方面的监督和挑战,公司微生态营养制剂一方面作为乳制剂、保健食品的配料使用,另一方面作为终端产品直接面对广大的消费群体,如果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将导致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公司视产品的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线,已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ISO9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并已获得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中国、美国、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印尼清真认证,通过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和对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从采购源头和生产过程对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加大对产品的质量检测检查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对所有产品从采购、生产到质检、销售配送所有环节均实现无缝对接,严格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10、凯惠药业存在被处罚的风险

2019年11月19日,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对公司全资孙公司凯惠药业涉嫌环境污染罪作出判决:凯惠药业犯污染环境罪,判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罚金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十日内一次性缴纳)。

公司认为案件实际情况与判决内容存在差异,凯惠药业已委托代理律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事实已于2019年11月28日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上诉状,目前二审尚未开庭。

上述诉讼判决结果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不会造成影响。凯惠药业系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标的企业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涉嫌污染环境案发生于资产重组交割日前,根据重组交易协议,交易对方上海睿昀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China Gateway Life Science(Holdings)Limited及上海睿钊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将对因本次诉讼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截止本报告日,凯惠药业生产经营正常,相关涉案人员不涉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凯惠药业的现任及时任高管。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准确和完整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BV1u3EBiuFnsJQVTu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