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护”,小作者们如是说

2020-07-16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标题:关于“守护”,小作者们如是说

“爱不孤读——青少年文学素养提升计划”主题征文活动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与平安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倡导开放、多元、丰富的艺术探索,鼓励青少年讲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畅想,支持小作者进行多种文学形式和风格的尝试,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活力。

截止目前,以“守护”为主题的第一期征文已收稿件150余篇,所遴选的优秀稿件在中国作家网“爱不孤读”征文专栏中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同时在《文艺报》和《少年文艺》杂志相关专栏发表。

本次有四篇作品发表于《文艺报》,分别为《夏夜(外四首)》《种子》《 故梦》《特殊的回家路》。小作者们用虽略显稚嫩但活泼生动的笔触书写心中的希望与明天。我们在此作集中展示,以飨读者。

夏 夜(外四首)

文 | 陈玉蕾

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五年级7班

夏夜是美丽的

虫儿都在柔柔地拉着小提琴

静静的风

摇曳着月影

花儿

不论你在白昼多绚丽

现在都黯然失色了

嫦娥的身影往外探着

星星们都睡了

织女不忘为他们镀了一层银边

若是个雨夜

雨的呢喃就在耳畔飘飞

泥土的呼吸也沉重了

吞咽声不绝于口

蟋蟀在洞房边

等待新娘的到来

美妙的琴音

我拨动着琴弦,

声音从指间淙淙流淌。

一朵朵美丽的花儿,

在空气中回荡,绽放。

像花中飞舞的蝴蝶,

曼妙而欢畅。

又被污染的小河,

低声倾诉,那么忧伤。

她肚子里有好多动听的故事,

月光下鲜花盛开的春江,

夜雨洒满了潇湘。

落在平沙上的大雁啊,

飞起来吧,

那最美妙的声音,

琴弦在拨动着

你听,她为你歌唱。

真静啊,又好像并不是那么静,

只有月亮陶醉地看着远方。

星星不停地打哈欠,

路灯闪着微弱的光。

叹息中,万家灯火慢慢都熄灭了,

夜,那么黑,那么长。

一阵微风拂来

白杨的影子无声地摇晃。

此起彼伏的鼾声,

你为何那么缠绵悠长?

你是否在低声呼唤,

“快拉开夜的帷幕,

迎接跳跃的第一缕天光!”

鼓声

咚!咚!咚!

是谁在叫唤,

和着铜锣的呐喊?

也许是在歌唱,

也许是在赞叹。

也许是鼓励我前行,

让我坚强自信,奋勇向前。

也许是讴歌道德,

也许是赞颂美好的今天。

咚!咚!咚!

鼓声还在跳跃,

声音并不遥远,

不用怕,激情的旋律永驻我心间。

看!那小船儿

烈日炎炎的水边,

我为螺蛳姑娘做了树叶船。

清水倒映着蓝天,

小鱼舞动着漪澜。

小鸟和知了唱起了歌,

船漂走了,慢慢消失在我眼前。

我的心也跟着荡漾。

哦,再见了,美丽的螺蛳姑娘,

哦,再见了,碧玉般的小船。

看!小船,它漂啊漂啊,

越漂越远……

种 子

文 | 张颖

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708班

我不禁停下了脚步。路边的花儿开得茂盛,一朵朵,一簇簇,是那么的耀眼。父亲也爱这种我说不上名字的花。

记得有一天,我寻见过它的种子,与别的种子没什么两样,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就连它的种子也很喜欢。心中突然萌发一个梦想,希望能够把这几粒种子种成花。由于小花园的位置不大,且大多数地方是父亲的,我只把几颗种子埋在小花园没有阳光的角落,剩下的花种则被我扔在了抽屉里。

我每天都去看那几粒小小的种子,看看有没有发芽,看看有没有被人动过的痕迹。一没事干,就守看它,偶尔有人经过,问我一句:“小不点,在这儿干什么呢?”抬起头看看,若不认识,便不再理会。若是认识,便用那稚嫩的声音回一句:“我呀!不告诉你!”吐吐舌头,跑开了。我不愿让别人知道我在守护着种子。

在这日复一日中,我慢慢长大,学习任务重,并且我失去了新鲜感,就不再每天去看那种子了。

不知我在路边驻足了多久,天空已经慢慢泛红,火烧云出现了。我疾步走回家去。

打开抽屉,花种已经坏掉了。它们没有办法发芽了。我扔掉了这些花种。走进那几年前就不再进去过的小花园,再一次去看那个角落,失去了我守护的种子,不知何时已不见了。我感到我似乎是一个刽子手,我放纵坏人拿走了我的花种,还埋没了抽屉里花种最灿烂的花季,它们在黑暗中错过了花季。

花儿没能发芽,没能绽放,每当我再次走到那个角落,心中总会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幼时的夙愿,一个个消逝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不知这世上有多少这样的梦想被淡忘。

随着慢慢长大,幼时的梦想似乎显得那么的幼稚,那么的可笑,但就是那幼稚、可笑的梦想,我也没能实现。只有一个梦想在我的心中萌发着小小的芽儿:长大后做一名教师。这是我一生的梦,这是我一直守护着的梦想。我想,以后不管在什么时候,我都会守护着它。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此时的梦想是考上师大附中。如果我能考上,那么无疑离我的梦想就更近了一步。

我又买了一些花种,把它埋在了那个角落。

故 梦

文 | 郭吉宁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实验中学九年二班

“明天我就回老家。”外婆颤颤巍巍地放下了电话,嘴角瘪了瘪,像泄了气的皮球。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问道:“妈,待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回老家了呢?”

几年前,外婆生了场重病,病愈后,母亲便把她接到城里照料。故乡那老房子也就一直空着,似乎被人遗忘很久。听外婆这坚定的语气,看来真要走这么一遭了,我心想。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神空洞且迷茫。“我刚才接到你表姑的电话,说老屋年久失修,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借给她种点菜什么的……我想回去看看!”我虽不解却也没说什么,人老了,常听人说顺着她们的意见就是最大的孝顺。

说起来,我也曾在那不足20平米的老屋的小院里度过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光景,长大后搬到城里过上了舒适便利的生活,对老屋似乎只是挥挥手,并无太多留恋。

第二天,我陪着外婆回了故乡。推开吱吱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被风吹倒的大门,眼前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与脑中所忆截然不同。院子里唯一的一棵桂花树经历了风吹雨淋,因为没有了外婆精心的照顾,挺拔的身板弯了下来,它顽强地坚持到今日,大抵是在等着它的主人归来吧。

老屋站在风中,似垂垂老矣的老人,终于等到贪恋外面繁华、不肯归家的孩子。

我突然有些心酸。

外婆缄默许久,一路上眉梢都带着的笑意渐渐没入层层皱纹,她深深叹了口气,说:“丫头,帮外婆修修它吧!”

我在被虫蚁蚕食的破破烂烂的仓房中找到一把布满红锈的锄头,拿着它在外面除草。外婆在角落里寻了柄扫帚,熟练地打扫屋里的灰尘,动作利落干脆,丝毫不像年过七旬的老人。每干完一点活,就停下休息一会儿。

我们忙活了一天,才完成这项大工程。“洗”干净后的老屋恢复成它该有的模样。外婆看着这一切,额头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全都舒展开来,苍老的容颜焕发出久违的光亮,一双眼睛眯成弯弯的月牙,露出一丝欣慰,像小孩子得到了好吃的糖果一样。

她兴奋地拉着我到处看,用木头桩做成的书桌,有梁上挂着的小秋千,有我画在墙上的小太阳涂鸦……怕我不记得了,便给我讲它们的故事、讲我小时候的事,思绪随着她绘声绘色的演讲,回到了童年的梦,回到了那片土地、那座老房子。

记忆的梗上,那两三朵娉婷的花,大概就是童年在故乡度过的时光吧。

即使木桩书桌已经倒了,小秋千已经散架了,涂鸦已经被岁月抹去了,只剩下淡淡的痕迹。老屋也有太多美好的回忆,烙印在我心里,永不磨灭。

故乡的夜晚是静谧的。月亮掉入了烟囱,雾紫色的乡村在汹涌麦浪中微微倾斜,外婆像从前一样,独自一人坐在桂花树下的藤椅上,目光悠长,眉头紧紧地挤在一起,仿佛坐落在沟壑纵横的田野上高耸的小山。

我不明白,为什么老屋都修好了,外婆的脸上还是愁云惨淡呢?

似是看出我心中所想,她幽幽地开口解释道:“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做一个梦,梦见你小时候在老屋里嬉闹玩耍、天真烂漫的样子。你现在还小,我是怕啊,怕等你长大后明白了故土对一个人的意义时,想回来找找童年的回忆,却成了一场空。”

我突然理解她了。

外婆在老屋住了几十年,周围是堪比亲人的乡里乡亲,吃的是自己辛勤劳作的蔬菜瓜果,不远处便是陪了她半辈子的田野。这片故土生长着她的根,寄托着她难以排遣的忧绪与乡愁。无论何时、何地,故乡都是她最温暖的骄傲。

为什么老人总是比年轻人更念旧呢?因为阅历不够,少年意气风发,我们在滚滚红尘中拼尽全力去寻找人生的价值,却被外面的大千世界所迷惑,弄丢了真正美好的东西。

和外婆相比,我们都是不合格的游子。我想为自己之前对故乡、对老屋的冷漠而道歉,并庆幸因为一个老人执著的坚持,我没有弄丢那几朵最漂亮的花。

走之前,外婆把老屋托付给相交甚笃的老乡,麻烦他不时照看。我与她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来看看,不让老屋孤单。

原来,故乡与异乡,有时候近到一场薄梦的距离,如果可以,我会尽全力去守护那个绚丽多彩的故梦。

特殊的回家路

文 | 邹子琪

上海市民办童园实验小学四年级3班

今年春节,由于新冠病毒的肆虐,人们禁足家中,即便出门也是戴上口罩。整个春节倍感冷清,开学的日子也遥遥无期。我已经在外婆家待了20多天,最近新闻里说各个城市的入城要求越来越严格,妈妈决定马上启程从大连回上海。

外婆家附近的每个村口都设有值班点, 村民自觉当起志愿者,加入到防控队伍中,24小时轮班轮岗,对外来人员进行劝返。我们刚走到村口就被拦下了,测量体温并做了登记,最后告知我们,如果离开这里近期就不能再回来了,同意并签字后才放行。驶出村子后,爸爸驾车辗转了40多公里才找到一个没有被封闭的高速公路入口。公路上空荡荡的,偶尔有几辆私家车和贴着“武汉加油”横幅的物资运输车与我们擦肩而过。大约行了300公里后,爸爸要到服务区加油,远远看见警察示意我们停车,爸爸打开车窗,两名穿着白大褂的防疫人员手持体温枪,动作麻利地测量了爸妈的体温。我慢慢地打开车窗问道:“医生,我刚睡醒,头上还冒着热汗,万一量出来温度高,会不会被隔离起来,回不了家?”工作人员笑着说:“小朋友,别害怕,我先给你量一下。如果温度高了,就等汗消了再量一次好不好?”我点了点头,随着“哔”的一声后,工作人员说:“36.5℃,非常正常。”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接着,警察要求打开后备箱接受检查,还要拿着全家的身份证去做登记。我和妈妈一起去洗手间,刚一下车就看见远处有两个身影,背着喷壶在消毒作业,他们也可称为防控安全路上的无名英雄。消毒工作在户外,非常消耗体力,但是他们一丝不苟地重复着相同的喷洒动作,就连每个车道、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地点或许不同,然而路上我们做过的和看到的一切事情都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接受着多次同样的检查,他们则一丝不苟地做着同样的事情。

在这条特殊的回家路上,我看到了无数的英雄,他们冲锋在前,勇敢地与病毒斗争拼搏,无私地奉献担当。我看到更多的是国家对人民生命的守护和抗击疫情严防死守的措施,我为出生、成长在这样伟大的国家而感到庆幸,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微信编辑 | 邓洁舲 刘鹏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xlrYXMBnkjnB-0zRn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