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短文”老家的婚俗

2019-10-28   内刊主编

我是60年代初出生的人,老家的婚俗只见识了一点点儿,有好多仪式都不兴了。50年代往上的人,尽管处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但是对待婚姻的尊重,对待礼仪的重视,对待风俗的延续是非常非常认真的,一丝不苟。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和对生活的向往。

先说看人儿。就是相亲。我老家直到现在叫相亲还叫看人儿,常用的语气是“看人儿了没有”“看了几个人儿了”“谁谁今日看人儿”。找对象不叫找对象,叫“说媳妇儿”“说女婿儿”。大人们见了小伙子经常问,说熄妇儿了没有;见了小姑娘问,说女婿儿了没有?

看人儿很讲究,要在媒人的带领下去看,而且必须是男方去看女方,还要给看钱。看钱多少基本由媒人决定,看中看不中,看钱都瞎了,都不能再要回来。

在我老家还流传着一句很有名的谚语叫“灯影儿里不能看媳妇儿”。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在灯光下和在自然光下形象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过去没电的年代,家里点个小油灯,人的形象模糊,看不真切,容易看走眼。我有个远房叔就是这样,当时看人儿是在下晚儿家(晚上),豆那么大点的灯光,照着一个包着头巾的女子,那女的身段苗条,面容姣好白皙。我叔一眼就看好了,亲就定下了,定了亲就不能反悔。谁知结婚时一看,是麻子脸。这就是灯影儿里看媳妇的下场。

那时没有恋爱这一说,一切都是媒人说了算,没有媒人就没有婚姻。媒人大多是妇人从事,所以也叫媒婆,是一种职业,三姑六婆之一,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收入颇丰,属于农村的白领。自古保媒是有赏钱的。我老家是农村的小山沟,穷。媒人一般是要个大猪头,要几尺布,也有要钱的,那就双方协商了。要想促成一桩婚事,媒人的作用很大。一些有缺陷的人就要靠媒人来给你运作促成婚事。个别心眼儿不正的媒人招数有得是,往往就故意安排你下晚儿看人儿过去有这么个故事,一个姑娘是个兔唇,我们老家叫切齿,一个小伙子是个病腿。媒婆在安排看人儿的时候,就叫姑娘口里含着一枝花挡住切齿,在天井里切菜。让小伙子骑着马来看人儿。看到姑娘在切菜,媒婆问小伙子,切得(di)怎么样?小伙子说,切得(di)好。媒婆又问姑娘,小伙子长得好不好?让他进来坐坐?姑娘不敢说话,点了点头表示好,又摇了摇头不同意人家进来坐,这就算成功了。等到结婚后,互相发现对方的缺陷,都去找媒婆算账。媒婆对小伙子说,我问你切齿(切得)好不好,你说好;又对姑娘说,我说让他进来坐坐,你不让。怨谁呢,自认倒霉吧。当然了,这个故事年代更早了,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

媒婆还是个不好得罪的角儿。你要是不把她打发好了,准给你个眼色看,不但不撮合,还给你“砸破锣”。何为“砸破锣”?

就是拆台,把一场成功的姻缘给你拆散了,你不是不舍得花钱、抠抠缩缩吗?别说看好人儿了,就是定了亲了,我也照样给你砸了。媒婆的手法很多,无所不用其极。所以说,媒婆最好不要得罪,在她身上多花银子,她要快给,别叫她给你“砸破锣”。媒婆之所以名声不太好,就在于此。戏剧中有些媒婆的脸谱上画个痦子,那就是对她们肚子坏水的丑画。媒婆和男方及男方父母间不是朋友,媒婆总想从这门亲事中多赚点,变着法子要这要那,要得男方家非常憋气。结婚后不和媒婆骂仗就不错了,有些还成了仇人。所以,老家还有句谚语,叫“媳妇上了床,媒人摔南墙。”

看好人儿以后,接下来就是验家了,也有叫看屋的。其实就是定亲。验家是女方到男方家,当然也是在媒人的带领下,女方和七大姑八大姨统统来到男方家海吃一顿,顺便看男方家的家当。光吃饭还不行,还要给女方定钱,要给媒人辛苦钱,要给七大姑八大姨们发红包。这个红包不是现在的红包,是个红色的布包,一人一个,里面有点心,有糖,有糕点,大方点的还放了点钱。把女方家的人打发得高高兴兴的,一致赞同这门亲事,就算定亲了。

定亲花钱毕竟是个小数,“递红”时花得就多了。递红,现在理解就是给女方家递红包,也有叫下礼的。递多少钱,是个很头疼的事,是考验男方身价,考验能否把媳妇娶家去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媒婆很重要,要跑腿,要协调。女方家有的是图财,有的是考验男方的诚意,但是大多数的女方家还是怕自己家的闺女过门后受男方家欺负,多要点定钱预防万一。穷人家真是说不起个媳妇,偏偏又碰上个能要钱的丈母娘。不管怎么说,男方这一步是非走不可,借借倒倒也得过一关。

过了“递红”这一关,下一关就是送粉面了。说过关有点难听,其实就是走程序。

送粉面这个程序看似不隆重,但是很关键。男方家提前要了女方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批一批,选好结婚的大喜日子,先报给女方家。然后,再让算命先生给测测女方家什么属相的人陪送不犯克,女方几点到男方家坐床,坐床时面向哪个方向。把这些都写到张红纸上,让男方家一个有名望的长辈送到女方家。送时不能空手去,要给女方买一定数量的香粉胭脂头油,几方包袱,一块头中,很早以前就是红盖头,现在不兴盖头了。还要给女方家里带几斤面粉、几斤猪肉和粉条。这就是送粉面,有粉有面,有面子。

在我们老家,娶媳妇叫将媳妇。这个“将”字什么意思无从考究,可能就是土话用字,也可能与结婚花钱有关,“将”来家,其实就是买来家的。一场婚姻离不开个钱字,这都是你情我愿的事。婚姻中的金钱交易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很正常,无可厚非。

人们不一定就是对金钱崇拜,但是认可金钱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信誓旦旦,金口玉牙,在一定情况下就是糊弄人的。不管采取什么方式,能够成就一段姻缘就是一段佳话。生活永远是多彩的、精彩的,老百姓的感情永远是朴素的、直白的。

(作者:宋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