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后抗凝治疗,需要多久?|专家视角

2019-12-26     医脉通心内频道
导语:对于符合抗凝治疗适应证的肺栓塞患者,现行指南建议初始治疗疗程为3个月。但是能否延长疗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识别有诱因和无诱因的肺栓塞

哪些患者延长抗凝治疗能够获益呢,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将肺栓塞分为有诱因和无诱因两类(表1)。这一分类非常重要,因为它是确定复发风险的关键。对于肺栓塞患者,我们经常会询问患者有无长途旅行的情况,但通常只有超过12小时的飞行才与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增加相关。

表1 肺栓塞的诱因和持久的危险因素

当前指南建议,存在短暂诱因的肺栓塞患者接受3个月的抗凝治疗,例如大手术或者制动。因为这些患者在停止抗凝后第一年VTE复发风险为1%,之后每年为0.5%。只要短期危险因素恢复到PE之前的基线水平,初始抗凝治疗3个月后即可停药。

而对于存在持续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无限期抗凝治疗。这部分患者在停止抗凝后第一年VTE复发风险为10%,之后每年为5%。因此,这部分患者应进行无限期抗凝治疗,但需要定期重新评估抗凝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风险评估

抗凝治疗必须权衡获益和出血风险。常用的评分系统包括HERDOO2规则、DASH预测评分和Vienna预测模型等,以更好地评估无诱因VTE患者停止抗凝后VTE复发的风险。抗凝治疗期间或者抗凝治疗刚刚结束时,男性和D-二聚体升高者VTE复发风险较高,需要持续治疗。

表2 VTE复发的风险评估工具

在所有建议无限期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应考虑抗凝治疗时出血并发症的风险。有几种经过验证的工具可以用于评估出血风险,但大多是基于华法林治疗房颤患者开发的。因此,这些工具可能无法准确地反应VTE或服用直接口服抗凝药患者的出血风险。

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无诱因或有持续危险因素的肺栓塞患者,建议不要进行长期抗凝治疗。然而,对于出血风险中、低危者,需要进一步讨论继续抗凝治疗的价值。

表3 出血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

考虑到持续性危险因素的作用,建议进展性癌症的患者继续无限期抗凝治疗。目前的数据更倾向于使用低分子肝素,而不是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口服抗凝药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在适当的患者人群中,例如无进展性癌症或肾功能不全的人群,考虑到与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出血风险较低,可以考虑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作为延长治疗的选择,如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

肺栓塞术后6个月如果出现持续性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或者运动不耐受,应继续抗凝治疗,并进行其他检查评估。尽管这些症状可能与潜在的合并症相关,但应评估是否为新发肺血管疾病,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停止抗凝治疗后的随访

无诱因、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中止抗凝治疗,建议常规随访并监测D-二聚体2-3周,然后在停药1-2月时再次检测。D-二聚体水平较高的患者,应告知停药后VTE复发的风险。

关键点

1. 肺栓塞患者应接受3个月的初始抗凝治疗。

2. 通常,无诱因或有持续危险因素的肺栓塞患者应无限期抗凝治疗,并常规随访以评估持续获益。

3. 使用经过验证的工具来量化复发性VTE风险,可能有助于无诱因且有中等出血风险或者停止抗凝治疗的患者。

4. 无诱因患者中,连续检测D-二聚体是3个月后评估复发情况、重启抗凝治疗的有用工具。

5. 对于不明原因持续性呼吸困难或运动不耐受患者,在评估新发肺血管疾病(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时,应继续抗凝治疗。

医脉通编译自:Grant Senyei, Timothy Fernandes. Duration of Anticoagulation Post-PE: Things to Consider. ACC. Mar 22, 2019.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v3_QG8BMH2_cNUgfc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