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八年,在邓超身上留下了什么

2019-07-20   孟大明白

昨天看到《银河补习班》放出一个新花絮,是关于邓超在电影中的老年妆的。他坚持把老年马皓文的形象弄得特别“糙”:有深深的皱纹、后移的发际线、稀疏而花白的头发,还有老年斑。

镜头打背影时,虽然没对焦在他身上,但还是能看到中空的秃头的痕迹。

电影中这个形象出来时我愣了一下,默默推算这时马皓文应该多大了,怎么会看起来这么苍老。尤其是有一幕,白宇演的宇航员儿子执行完太空任务后降落在沙漠,马皓文来接他,头发被风沙那么一吹,随风飘摇,更显得捉襟见肘。

但转念一想,普通的老人可不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在银幕上很少见到,所以才觉得意外吧。

《圆桌派》最近有一期讲原生家庭,嘉宾武志红提到,中国的影视作品有很多“寻母”主题,讲父子关系的却相对比较少。 《银河补习班》是讲父子关系,不过不是西方文学中常出现的弑父模式,而是一个为教育孩子投入全部的父亲,剧情我们之前写文讲过,这里不再重复了,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点这里这次邓超俞白眉组合居然有灵魂了

从目前的评论看,《银河补习班》引来一些争议,一个主要方面是,有人觉得剧情过于理想化,马皓文带儿子马飞逃学去看航天展,回来还能从班级倒数进步到优等生,很不现实,甚至有人说这是毒鸡汤。

张泉灵在写观后感的时候,认同了电影的价值观,认为给孩子学习自驱力是比单纯要求成绩更重要的事,但是也在结尾加了一句玩笑:让她儿子千万别以为考试前逃学还能考进年级前十。

如果这个剧情发生在现在的海淀,在所有家长都拼命给孩子提供精英教育的背景下,确实不太现实。但是在八十年代,拥有马皓文这样一个高知父亲倾尽所有的引导和陪伴,就像拥有了黄金辅助,作为观众,我和同事们看电影时并没有觉得最终的结果不能相信。

邓超的老年妆很有代入感,让俞白眉和邓超都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听他们讲述他们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两个人会塑造出马皓文这样的父亲。

俞白眉说他爸爸几乎就是马皓文本人,在他小学四五年级连续两年请假带他出去环游中国,在他高三时,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激发他从差生变成班上前几名。俞白眉读的是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如果毕业后去当程序员,现在说不定已经是互联网大佬了。但他偏偏要去当编剧,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也是他爸告诉他,喜欢就去做,咱家饿不死你。

邓超的情况类似,他是出生在重组家庭里的老幺,十几岁时在舞厅里跳舞,被人认为是“社会上的人”,在那个年代这个标签相当于判定一个人是混子。但是他的父母也没有放弃他,反而鼓励他去考中戏,否则不会有今天的邓超。他说来北京考艺考的时候,每一轮他都觉得肯定过不了,但爸爸都指着喜鹊告诉他是好兆头,最后还真就考上了。后来他才知道北京那个季节到处都是喜鹊。

和俞白眉带着父母跑路演不一样,邓超的爸爸已经去世了。俞白眉说,他觉得邓超真正长大,就是在邓超父亲的葬礼上,他从没想到邓超能一瞬间那么镇定。

我查了一下邓超父亲去世是在2011年,据说那几年他姐姐也生病,他的白头发是因为那时候压力大长出来的,而不是染的。

我不确定人会不会真的一瞬间像发生质变一样长大,但2011年对邓超来说应该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他父亲去世,他也在年底当了爸爸,大儿子是天蝎座。此后的八年,通过邓超的微博、采访,都能线性地看到这两件事带给他的改变。

2013年《中国合伙人》宣传期,邓超几乎上遍了各大访谈节目。每次都会提到得知父亲去世的那个瞬间,当时他正在拍《巴黎宝贝》的一场喜剧戏份,人一瞬间进入一种完全懵掉的状态,所以我怀疑俞白眉说的镇定也许只是一种应激反应。

过几年之后,再提到父亲,他更多是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细节。他描述父亲是个爱学习的人,写一手好字,给了他最好的言传身教。

这次《银河补习班》回南昌路演时,邓超说他陪父亲喝一杯冰啤酒,为他在影院留一个位置——即便父亲不在了,但邓超已经学会从父亲身上获得力量。

而对孩子,邓超是男演员中少见的愿意花时间给孩子的父亲。他和孙俪约定一方出去拍戏时,另一方就在家带孩子,平衡彼此的工作和生活。他的微博有很多和孩子相处的日常,被儿子嫌弃:

任女儿摆布。

这次为了宣传电影他们一家首次集体亮相,孙俪说邓超为了拍《银河补习班》要离开家一百天,她们母女三个人抱着哭作一团,缺席的爸爸是不会有这样的家庭待遇的。

哭完了,孙俪很快又带着儿女去探班,留下这样的照片:

八年之后,这些来自于父亲和孩子的生活细节,都积累成了他拍《银河补习班》的重要基础。这次通过这部电影,明显能感觉到邓超变成熟了。

一方面,相比于前两部悬浮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作品,这次他终于有了来源于生活的实实在在的话题去表达。电影中有几个细节,是没有当爸爸的人想不出来的。比如马皓文服刑时,马飞来看他,哭闹着要和爸爸一起回家。马皓文和儿子说,那你先走,我们走不同的路,比赛谁能先到家,用这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再比如父亲习惯在门框上划横线记录孩子的身高,几年没见,出狱后,他带着儿子回到曾经的家,发现横线突然跃升了一大截,一瞬间很触动,表情复杂。

《银河补习班》一个比较难得的地方是,它呈现的父子关系是动态的。爸爸不光在单方面对儿子输出,他也会在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对孩子发火,也会从孩子身上学习。

马飞成年之后,父子之间的强弱关系逆转,马飞也会做对不起父亲的事。但好的教育会让他懂得自省,在意识到错误之后尽力去弥补。这样的亲子模式,在以往的国产影视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除了剧情,在做导演这件事上,也能感受到邓超的进步。

他自导自演时有个毛病是过于夸张和放飞自我,收不住,但这次他没有重蹈覆辙,最终克制住了,演员们整体都不错。尤其是演他儿子的两个小演员,让我蛮惊喜的。

我看过一个花絮,拍摄过程中,邓超和小演员的相处特别像真正的父子,都说孩子戏难拍,但邓超很懂得和孩子沟通的技巧,既有鼓励也有安慰。

这些经验肯定来自于和自己孩子的相处,最终体现在工作过程中。而两位小演员是我认为电影中演得很出彩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这部电影。

《银河补习班》当然也有无法忽视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些情节点的设定比较刻意,比如给唯成绩论的代表、学校的阎主任安排了一个被他逼疯的儿子,而且平时,他任由儿子在学校附近游荡。还有马飞的女班主任被马皓文的教育理论打动最后成了他老婆。但整体并不太影响电影主题的表达。

这次,从邓超身上的变化就能看出来,对一个创作者来说,用心投入生活是最有用的,成长在日积月累中发生,到了一个节点,再回头看就会发现,一切都不同了,而这些最终都会明明白白显现在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