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少女的花季,在春天来临之前结束了

2020-04-12   孟大明白

包丽去世了。

她的母亲在半年里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苦苦想留住已经成为植物人的她,终究无力回天。她的故事我们写过,参见:如何反制“不寒而栗”的精神控制术

亲手制造她悲剧的那个人——牟林翰,除了被取消研究生免试资格,还会付出什么代价?不知道,大概率是改个名字,或者干脆不用改名,用网名或者再等几天群众的愤怒与记忆一起消失,他就可以过上坦荡灿烂的人生,忘记有过一个家庭因他而毁灭,有过一条生命和她永远无法 move on 的母亲。

一个个少女的花季,在春天来临之前结束了。

如果说包丽是成年人思路不够清晰,14岁的李星星(化名)又有什么错呢?错的是生父缺位?母亲轻信?烟台警察冷血?还是比她大将近30岁的鲍毓明不知羞耻地布局,写下令人作呕的保证书:给我今天的女儿,未来的妻子。

我不太懂鲍的姐姐有什么资格暗示俩人是恋人关系,法律上这种亲属的证言难道是可以采信的吗?何况一个正常的家庭,看到自家四十多岁的弟弟带着14岁女童(烟台警方声明模糊成女子,警察会管自己上初中的女儿叫女人吗?)回家,第一反应不是违法而是谈恋爱?这是怎样畸形的家庭教育?

用水木清华论坛的男性观点:鲍律师足足等了三个月等到女孩满了14岁,他为了避免自己坐牢也是处心积虑,好艰难啊!

只是女方满14岁就等于拿到尚方宝剑,哪怕违背女性意志也很难证明是强暴,假若有了这个先例之后,多少刚满14岁的女孩要遭受上位者的荼毒。从古至今,权贵阶层历来把侵犯幼女当作身份的炫耀和转运,并不仅仅为了满足欲望。

网友扒出疑似鲍毓明的账号曾经发帖求收养孩子

无论鲍律师怎么辩解对方是自愿的,一个中年男人,上网发收养未成年人的贴子,称今后会与少女结婚,我不觉得这是性向正常人会干的事,他也绝不是自己形容的大善人。他的行为让我再看《洛丽塔》和亦舒的《圆舞》产生了异样的感觉,再也不能把它们当作言情小说。

下午我们讨论类似的新闻时,同事在豆瓣随手搜了“萝莉”这个关键词,发现有不少相关小组,里面的帖子都是大叔求找萝莉,文案里的高频词是“爸爸找女儿”。

点进去帖子回复大多是骂楼主的。

但也许真想联系的人会直接私信,不会回帖。其中有已经成年的萝莉cos爱好者,会不会也有真的未成年女孩?不敢想下去。

这些事一次次地激起民愤,一次次地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并没有哪个灵魂因此得到拯救,无论是施暴者或受虐者,这才是最令人绝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