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突破!永康两处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2019-10-17   永康日报

16日

国务院正式印发

《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第八批国保单位共762处

另有50处

与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

其中永康有

2处古建筑入选




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次上榜的2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都去过吗?

一起来了解一下

后吴村古建筑群

后吴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前仓镇,距离永康市城区约有15公里。该村拥有永康农村第一大古建筑群,是一座具有典型浙中风韵的古村落。

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始祖吴昭卿徙居至此,后吴村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迄今已存在了近800年。

村中保存有近百幢、千余间元明清等各代的厅堂楼宇、民宅大院、庐墅精舍等古建筑。这里的明代建筑古朴、简洁、凝重,清代建筑繁杂、精致、典雅,民国建筑大气、完美、实用。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中有吴氏宗祠、司马第、存诚堂、仪庭公祠等。

2007年6月,后吴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下柏石陈大宗祠

下柏石村位于永康市芝英镇,是永康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又被民间称为“石头之村”。

下柏石村古建筑、古迹众多,建有远近闻名的四祠八大厅,有骑街楼下、仙掌洞、五进大厅、陈大宗祠、太子台、古戏台、伯盛公祠等,均保存完整,修旧如旧。

在该村的诸多古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陈大宗祠。它也是永康市最大的宗祠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969.9平方米,约有300多年的历史。陈大宗祠三进五开间,前、中、后三厅逐级升高,其寓意为步步高升,中厅御赐匾额高悬,上书“七叶衍祥”。祠内还搭建着装修华美的古戏台。整座宗祠宽敞宏亮,气度不凡。

陈氏重学,后世人才辈出,有“十八个官帽,十八双军鞋”之说。在当官的陈氏族人中,又以在山东文登县担任知县的陈震最为有名,他组织编纂了第一本《柏石陈氏宗谱》。历代宗谱中记载着两道圣旨,是明朝成化十二年十月初五日,明宪宗朱见深为表彰陈震才德出众,治下有功,特赦封陈震和陈震父亲为文林郎,陈震妻子郎氏和陈震母亲为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