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一辈了都不会忘了你们!”“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目前一切症状消失,感恩有你们一直同在!”2月16日,已治愈出院的菏泽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袁某,在单县东城街道的家里,又开始刷新自己的朋友圈,向曾救治照顾过他的医护人员通报自己的身体状况。出院时,他特地把照顾他的医护人员都加了微信好友。
出院后的这些日子,他每天都要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的信息,每一条信息,他都忘不了感恩那些一直形影不离地照顾他的医护人员们。既报喜又感恩的朋友圈内容,让那些曾日夜坚守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抵抗病魔的医护人员感到了放心和欣慰。
最熟悉的陌生人,成为他最感谢的人。“至今我心里都非常感激一直照顾我的医护人员。没有他们的精心护理和细致的照顾,我都不敢想像会有今天这样一个好结果。”袁某说,虽然这些医护人员天天在身边,给他治疗、护理、照顾生活,每个人的身影都很熟悉,但因为大家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穿着防护服,他却一直没能看清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的面容。“他们的名字也是加上微信好友以后知道的,我永远都不会忘了这些救命恩人。”袁某至今心存感激。
他是菏泽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从1月25日确诊,再到治愈后回家隔离。袁某在20多天里经历了人生中难以忘记的一个春节。
菏泽市立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隔离病房救治组组长、呼吸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刘训超博士介绍,袁某刚到菏泽市立医院治疗时,发烧39度,不停地咳嗽,浑身无力,咽喉干痒。
医院迅速组成了治疗小组,最后确定采取中西医结合为他治疗,医生通过微信和他联系,看舌苔、舌根、面容,再对症下药调整中药处方。并由专人研制好中药面,送到病房帮他冲服。“医院每天都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每日汇报病情,并由专门的会诊专家团组织会诊。”刘训超介绍,除了正常查房外,医生还每天多次给他打电话或通过微信视频问病情。经过住院精心诊治,第4天退烧,症状开始减轻。
“当隔离病房的大门关上时,我甚至想过可能没法离开这里。心理压力很大,担心治不好,也担心会传染给自己接触到的人,情绪很低落,一直很焦虑。”袁某说,医护人员冒着感染风险每天都来到病房里,不厌其烦地给他做心理疏导,让他有了乐观的心态,渐渐地从对病毒的恐惧中走了出来。
“护士每天早晨帮我量体温时,都会耐心问我今天想吃啥。吃饭也由营养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早饭一般是小米稀饭、小菜、鸡蛋和牛奶,中餐也很丰富,还可以点餐,一天三餐都配有水果。想吃什么,直接给医护人员说就行。”袁某说,这些天来医护人员的用心照顾始终温暖着他的心。
“有一天早晨,心里烦闷,胃里也不舒服。医护人员就用热水给牛奶加温,一点点搅拌,让牛奶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再递给我喝。”袁某一想起住院时的场景,就感动得想流泪,他说那时候自己才感到“特别温暖”“特别放心”,也渐渐有了“亲人就在身边”的感觉。“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还每天通过微信视频告诉我病情的具体变化和好转情况,每天给我鼓励,让我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袁某说。
袁某被确诊入院治疗后,家里人也被迅速隔离,单县疫情防控办当天就派出医务人员赶到他村里,帮着给村庄和他家院子消毒,指导他的家人在家隔离。单县东城街道办同时还安排服务小分队,按时送去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用品,送去口罩、酒精等消毒用品和预防病毒的中药,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也让住院治疗的袁某逐渐放下心来,安心治病。
在他家门前还张贴着居家隔离标示,治愈新冠肺炎出院后,他仍需要居家再隔离,14天不能迈出家门。“现在我每天都要测温观察,按医生要求服药,除了有点轻咳,其他症状都没有了。我一定按要求做好,不能再让大家担心了。”袁某说,“再过5天最后一个隔离期就要结束了,感谢医护人员,感谢所有为我付出的人,是大家的关心和爱护才给了我温暖和战胜病魔的信心!我很幸运,因为有你们一直同在……”
农村大众报记者石鹏志 通讯员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