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对猪造成的危害和如何应对防治,作为养猪户的您了解多少?

2019-09-10     农村小乔治

现在已经是立秋之后,季节基本可以算是进入秋天了,而天气的温度现在也比夏天的时候相对稍微转凉了一点。在进入秋天之后,一些猪的病疫也发生的更频繁了,所以我们养猪户一定要做好对猪瘟病疫的防范。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猪常见感染的病疫之一:猪肺疫。该病疫对我国的养猪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是我国主要的防范病疫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该病疫和防治方法。

猪肺疫的发生时间

总得来说它是一个不分季节性的病疫,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以在春初和秋末天气温度转换的时候发生的更多。虽然现在只是秋天季节还没有到达秋末,只是温度稍微转凉,但是部分地区白天和晚上温度已经会出现温差了,就像我现在这个地方云南,晚上温度比白天温度低了很多,像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被感染的可能,所以如果一些地方出现温度变化,那么养殖户们应当提前注意并做好这方面防护的工作。

猪肺疫的发病原因

导致该病疫发生的是一种名叫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毒,具有很强传染性的一种病毒;不仅猪会感染,连人和其他动物都有可能会被感染的几率,猪相对而言是更容易感染;通常该病毒都会寄生在猪的上呼吸道之中,但是寄生的数量都是很小的,只有因为天气温度冷热交换、天气潮湿或者天气闷热导致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那么该病毒就趁机大量的繁殖然后引发感染;还有就是感染的病猪将病毒通过排泄物和口水排除体外然后健康猪接触到了而引发感染。

猪肺疫的发病症状

猪肺疫也简称为“锁喉风”,在我们老家的养猪户口中还有另外一种叫法肿脖子病。该病疫的潜伏期一般在1-5天,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不进食、呼吸困难、咽喉肿胀等,其中发病的病理变化分为三种类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我们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最急性型:这种类型会导致体温升高,可高达42℃以及不吃食;而且也最符合“锁喉风”这个称号了,因为这个类型起病急,发病十分突然,一旦发病连救治的时间都没有就死亡了。

急性型:在三种类型当中最常见发生的就是急性型,这种类型起初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干咳、便秘然后慢慢会变成湿咳和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猪会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慢性型:这种类型往往是因在急性型的时候,没有死亡而演变成了慢性型,表现症状也因没有及时的治疗拖成了慢性肺炎和慢性肠胃炎,还附带着消瘦和经常腹泻的症状,这种不及时治疗会因肺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以上三种就是猪肺疫常见的发病类型,如果猪场内发现了与这几种类型差不多的情况应当仔细分辨诊断,因为还有猪传染性胸膜炎和猪丹毒这两种病疫的发病症状也与其类似。

猪肺疫的防治

如果猪场内确诊了是猪肺疫病疫,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猪而发生再次感染的情况。在治疗药物上可以使用青霉素、磺胺类、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根据猪的大小然后配比一定的量,切记剂量一定要控制好。

防范措施

  1.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日龄的猪来选择接种的次数和时间,仔猪在断了奶之后接种一次,其他日龄猪统一接种一次然后过6个月之后再接种一次,种猪最好是在春初和秋末的时候各接种一次。
  2. 温度调节控制:我们在前面也说了,发病率最高的时候就是在春初和秋末的时候,因为那两个时期的温度变化比较大,一个是温度转暖一个是温度转凉,如果没有做好应对的措施容易造成猪一时对温度的不习惯而导致抵抗力下降,那么就加大了染病的几率。所以在春初和秋末的时候根据猪舍内外的温度来进行调节综合温度。
  3. 饲养环境:最好就是给猪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比如干燥、整洁、卫生、空气流通、采光良好等等;及时的将猪的排泄物处理干净,定时的进行对猪场内卫生消毒,这都能有效的将一些病毒的繁殖场所清理和扑杀。
  4. 保健工作:很多养猪户都忽略了这一方面,认为只要把猪喂饱了和营养喂丰富了就不会发生病疫。其实增加喂猪的营养成分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忽略了保健工作,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就是能建一个大型的猪活动场所,每天驱赶猪在场所内活动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染病的几率还能增加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综合所述,以上就是我对猪肺疫病疫的认知与了解。说实话任何病疫只要能够有效的防治和在发病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都能够挽回不小的损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ECboW0BMH2_cNUgLI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