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走在林间小道上,一瘸一拐的,他告诉记者,那是19年前他执行完任务回家时,在路上被一辆大货车碾断左腿所致,之后装上了假肢。“本以为他不会继续干护林工作,没想到他却坚持到最后。”说起这位林管员,金东区岭下镇山林脚下的村民都知道,他的脾气较犟。
他曾是金东区岭下镇5.2万亩山林的“大管家”——汤加兰,64岁的他依然风风火火,退休后仍时常穿行在山林之中。“我希望尽我自己的力量,让这片山林变得更青更密,让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
他与山林悄悄结缘
在成为林管员之前,汤加兰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84年,他进入苗木检疫站工作。“当时运输苗木,运输车辆需要在检疫站出示苗木检疫证和运输证,否则无法通行。”
这样的工作简单且重复,不是汤加兰所追求的,“有时候碰上一些不讲理的运输车司机,还会发生肢体冲突”。所幸,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有机会到当时的金华苗木培训班学习。汤加兰说,关于如何进行山林树木病虫害防治,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了解的。
两年后,他被调到金华县石桥乡(现岭下镇的一部分),开始接触到林业管理。“相比其他,我对林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开始仔细研究山林,包括山林防护、新树培育、病虫害防治、山林野生动物保护等,“那段时间,整个人感觉着迷一样”。一次,上级问他:“长庚乡(现澧浦镇的一部分)缺个林管员,你想去试试吗?”他想也没想,脱口“去”。
就这样,他正式成为一名林管员。“绿化造林和森林采伐指标审批,是当时最主要的工作。”直到1989年调回岭下,他的护林生涯才算正式开始。
他用脚步丈量山林
“刚开始,我不知道岭下的山林是怎么分布的,都有些什么山,山上有些什么树,山脚下是些什么村子。”每天天刚蒙蒙亮,汤加兰便从家里出发,骑着自行车到山脚下,找到上坡点就钻了进去,一去就是一整天。
刚开始的那几年,大伙儿很少能够在办公室里看到汤加兰的身影,偶尔有朋友来看他,隔壁的同事便会说,“不用猜,一定是揣着两酥饼上山了”。采访时,汤加兰告诉记者,他上山前会带上卷尺、面尺、本子和笔,每片山林里有多少棵百年大树,都会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之后护林的依据。他说,虽然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作为林管员,至少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用了3年时间,汤加兰基本上摸清岭下镇所有山林的情况。岭下镇柿树塘村老支书王宝生曾和他一起护林多年。他说,这么多年,汤加兰在这片山林里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很多山路都是他走出来的。“老汤太拼了,简直是以山为家,以树为伴。”
30多年来,汤加兰的脚步从未停歇,岭下镇的每一座山头都留下了他的痕迹。
他为山林竭尽全力
上世纪90年代,岭下镇林区乱砍滥伐情况很严重,作为林管员的汤加兰忧心忡忡。“林管员只有监督权,没有执法权,只能一遍遍劝导,但效果不好。”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只能打电话请森林派出所的警察来进行罚款,“这是下下之策”。
后来,他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来到山下各村,给村民进行挨家挨户普及。“有些村民不识字,我就念给他听;有些村民不理解,我就为他一条条解释;有些村民不配合,那我就一遍又一遍地去……”汤加兰说,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虽然受到很多冷眼,但村民开始慢慢接受,乱砍滥伐的情况基本得到改观。
正当汤加兰为山林竭尽全力时,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了。2001年,汤加兰在某村处理一起乱砍滥伐事件,等到事情结束已是晚上7点,他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正当他停在半路休息时,一辆大货车朝他径直驶了过来,“嘭”地一声,汤加兰倒在了地上。
他说,当时儿子在西藏从军,女儿在丽水读书,都是事后才知道他被截肢,妻子则是在医院抢救后知晓的。从那以后,汤加兰的左腿便装上了假肢。
他用热爱点亮青山
“原本我们都以为他不会再回山里,可在术后半年,他来了,虽然走得没以前那么快,但眼中带着一丝迫切。”王宝生说,当他看见汤加兰的那一刻,心里有些震撼,不为别的,敬佩他那一份坚守和热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让汤加兰倍感振奋。“我那时候就和各村的护林员说,一定要把自己家门口的山林维护好。”他还专门买来新树苗,分发给各村村民栽种。
汤加兰带头组建了岭下镇森林消防应急分队。他觉得,森林火灾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很有可能让他们多年来的努力付之一炬。“下辽村2003年便发生过两起森林火灾,烧毁了170多亩山林,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他说,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他都很心疼,明知无可挽回,却依然会有些失落。
此外,他还将自己学到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捡了起来。“有时候救一棵树就能活一片树;有时候砍一棵树也能活一片树。”2009年,他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撰写了《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检测手段与防治技术》一文,没想到在2017年岭下镇山林出现大面积松材线虫病时,其中的很多技术得到了运用……
现在的他,已经退休3年多,可是他的脚步却没有停。“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来村里问,‘最近山林还好吗’,有时候还会自己爬到山坡上看几眼。”王宝生说,他们也习惯了有问题找汤加兰,只要山林里有树“生病”,一个电话,他准会来。
记者采访时,驱车来回,一路上青山环绕,树木郁郁葱葱,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亮眼。汤加兰凝神窗外,“希望岭下这5.2万亩‘金山’越来越好” 。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