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贵州的美,不一而足。我和母亲在贵州的旅行已四年有余,但那些青山、秀水,美景、伊人,留在我脑海里,至今仍令人难忘。
贵州的青山秀水,时而呈现出黄果树瀑布那般的雄奇壮观,时而幻化为荔波“大小七孔”这样的娴静秀美。
荔波位于黔南边陲,百分之九十以上居民为布依族、瑶族、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这里地处亚热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并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小七孔桥景区即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一进“小七孔”景区,便被这纯净幽蓝的水所倾倒。这里的水,水质清澈、色彩绮丽、娴静照人,让人不禁沉醉于“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情画意中。循着山路和栈道前行,途径卧龙潭、鸳鸯湖、拉雅瀑布、野猪林、生态长廊、水上森林等迷人景致,不断吸引游客为之驻足。
小七孔桥则隐匿于青山绿水的最深处,等着游人积跬步而前行,慢慢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于是我们穿林涉水、不问路远,终于见到“小七孔”那玲珑的身姿映入眼帘。
小七孔桥因桥下七孔而得名,初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颇具质朴无华的古韵。桥下潭水清冽、波光如镜,倒映着桥之七孔,形成完美的圆环,奇巧而秀丽。乘一叶小舟漂于水上,看两岸草木繁盛、古树遮天;时而现一处水上阁楼,尽显浓郁的布依风情,悠然惬意,不啻为一种恬然享受。
相对“小七孔”的幽深灵秀,“大七孔”景区则更为雄奇峻美。
大七孔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年,稍晚于“小七孔”,后因洪水冲毁,光绪三年重修为“双溪桥”。桥高7米、宽4.5米、长35米,横跨东西,是解放前荔波境内第一大石拱桥。
而在崇山峻岭间,还自然形成一座“天生桥”。此桥高60米,厚10余米,桥孔宽逾20米;河水过桥,形成2米多高的瀑布。仰观桥孔,只见藤萝缠绕、青苔密布,钟乳悬挂、蔚为奇观。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妈妈于是为我在此地留下一张长腿美照。 : P
大七孔景区地处瑶乡,民风淳朴。停留期间,当地小朋友三五成群,在旁嬉闹;见我站在水边观景拍照,都好奇的围过来,刚刚还“猴子”般顽皮的活蹦乱跳,顿时安静下来,在其中一个小男孩的带领下,乖巧的站成一排,让我为他们合影留念。
- END -
感谢关注与支持,欢迎留言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