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2日,摄于天津杨柳青
一、京杭运河
京杭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堪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天津段开凿于元代,包括天津至北京通州的北运河和天津至山东临清的南运河的一部分。南、北运河与海河在天津三岔口相汇。元代庞大的漕运(南粮北运)促进了直沽(天津)的繁荣发展,直沽因而被马可·波罗誉为“天城”。三岔口作为运河漕运中转站,当年船舶云集,元朝廷于三岔口两岸敕建有天后宫,成为船工酬神、聚会场所。
二、杨柳青镇
杨柳青镇,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系西青区政府驻地,西青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京畿要冲,位于津城西厢,东临中北镇、西营门街道,西有张家窝镇,西南接辛口镇,西北连武清区,北临北辰区。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杨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2018年5月24日,杨柳青镇入选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2019年1月9日,杨柳青镇凭借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杨柳青镇,初名“流口”,后复名“柳口”。金贞祜二年(1214)置“柳口镇”,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名为杨柳青镇。明代始建杨柳青镇。有关杨柳青镇名的来历,一说是“杨柳”泛指柳树。因为古人习惯把柳树泛称为“杨柳”。如古诗中有“颠狂杨柳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这里的“杨柳”即指柳树。据史料记载,古时宋兵沿河堤遍栽莳柳,柳成林成荫,因此得名“柳口”。
三、石家大院
位于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的南运河岸边,杨柳青镇中心的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体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
石家大院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石家原籍山东,祖辈漕运发家后在清乾隆年间定居杨柳青,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石家于清道光三年分为四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各门均建有一所颇具规模的建筑。现石家大院即为仅存“尊美堂”宅第,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曾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从中可领略北方民居建筑之妙。
一个秋高气爽、天气晴好的周末,一群天南海北的小伙伴同行到此,在杨柳青青的运河边洒下欢声笑语,在巨大的红色“福”字旁留下青春灿烂的“全家福”,在各自的心里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 END -
感谢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