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国庆,山西朔州
山西此行的“根据地”在大同,经父母至交的叔叔阿姨热心推荐,方才了解到大同附近还有一处略“冷门”的景点——应县木塔——颇值得一去。于是乘大巴前往,自游客稀少的应县汽车站出站,感到应县确实有些受冷遇般的寂寥荒疏。
应县木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全称“佛宫寺释迦塔”。木塔历史久远,造型端庄,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并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木构塔式建筑。别看应县木塔坐落之地如此偏僻,它实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并于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
释迦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塔内供奉着两颗珍贵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释迦塔外观六层八角形,内藏夹层,实则九层。全塔耗材红松木料2600多吨,应用54种斗拱,无钉无铆,却坚固无比。据载,释迦塔曾历史上多次历经地震(仅5级以上地震就有十余次)、大风、雷击等天灾的摧残,以及炮火硝烟等人祸的洗礼,至今仍巍巍然矗立不倒。
1932年,我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无意间在一份日本考古学家的报告中得知应县木塔的消息;在充分调研准备后,1933年,携妻林徽因及同事不辞辛苦,到访应县。梁思成一行人在此测量7天,获得大量珍贵的数据、照片与史料,最终破除了日本建筑学界历来嘲讽中国没有唐代以前木制建筑的谣言,为我国古代建筑学和建筑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由此成就了一段趣事佳话。
攀上九层之塔,极目远眺,满眼尽是质朴的黄土和朴素的建筑,不禁为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辛劳而发出由衷赞叹。前塔后院的布局,让人登塔之后亦可徜徉于薇薇野花、芳草萋萋,古木斜阳、凉风习习的自在惬意中,流连忘返。及至黄昏,数以百计的倦鸟归巢,高塔四周啾鸣动听,分明是一座保持了自然原始状态的“鸟的天堂”。
- END -
感谢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