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有这样两类孩子:
第一种,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也很认真,很努力,保证完成老师交代的各种任务。但是成绩呢?却一般处于中游,好点的可能达到上游,但想获得前几名却比较难。
第二种,老师说了他们不一定做,而老师没说的呢他们反而可能去做。他们的成绩经常是处于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成绩特别好的,也不就是成绩特别差的。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按理说,认真配合老师的孩子不更应该取得更好的成绩吗?为什么反而是这些不是特别配合老师的更容易取得优秀的成绩?
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人生态度是不一样的。
前一种孩子是在努力的避免失败,而后一种孩子是努力的追求成功。
很多时候,虽然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但是目的却是不一样的。
很早之前听过一个寓言故事,有三个砌墙工人,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没好气的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然后问第2个工人,他说:“我在建一座高耸的大楼”而当他问第3个工人时,那个工人开心地说:“我在建一坐美丽的城市!”多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是在砌墙,第二个工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第三个工人则成为了他们的老板。
三个工人都是在干一样的活,但是因为他们目的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对待干活的态度也就不一样,因此最终产生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对于孩子学习来说,同样如此。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成功,他们只是在避免失败,避免被父母老师批评,避免被同学嘲笑愚笨,这才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来源。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并不一定要做最好,只要能保证他们不被家长老师批评,不被同学耻笑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们会完成家长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就不愿意再付出更多的努力了。因此就有了“60分万岁”的说法。
而只有当孩子真的学习是为了追求成功,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时,孩子们才会为了目标而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才会勤奋努力。老师让他们做的,他们可能会做,但是老师没有安排他们做的,只要他们觉得对自己的目标有帮助,他们也会去做,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类孩子之所以表现不同,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目标不同。
那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忙于避免失败,而不是去努力追求成功呢?
孩子之所以忙于避免失败,而不是去努力追求成功,主要是受他们目标导向的原因,而孩子们之所以行成这样的目标导向,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
一、家庭管教比较严厉
因为父母管教严厉,孩子的本性被压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也不会得到父母的认可,甚至批评打骂,那么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变得开始迎合父母。
父母喜欢什么?当然是学习好的孩子,于是他们就假装努力学习。但是他们的内在潜意识是不喜欢学习,觉得这是为父母学的,所以他们也就经常是在父母老师的面前表现的比较努力,做给他们看,而当自己一个人时就容易放飞自我。
二、孩子本身就没有主见
家里父母可能对他们管教不是很严厉,他们倒是很自由了,但是他们自己不学习也没有别的目标可以为之奋斗,于是也就随大流,别人干什么,他们就跟着干什么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努力争强的心,因为学习也不是他们的目标,但是他们也希望被人看扁,所以付出适当的努力获得差不多的成绩即可,也就是我们说的努力避免失败。
如何区分具体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呢?其实很好区别。
对第一种孩子,是我们经常说的乖孩子,他们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因为管教严厉,孩子通常无论哪一方面都不是自己做主,而是父母做主,这就使得他们各个方面都跟学习一样,都是一种避免失败的态度,因此孩子各个方面看着都很平庸。
对第二种孩子,他们尽管在学习上可能不突出,但是在别的地方却可能有特别的表现,并且敢于跟父母顶嘴,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他们学习之所以不是特别优秀,不是他们智商不够,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他们不是努力的追求成功,而是在努力的避免失败。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孩子进入这种困境呢?
首先,在童年教育上,父母应该提供无条件的爱
父母不要用爱来要挟孩子,控制孩子,否则孩子将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为来满足这种条件,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刻意的讨好父母。
长期如此,孩子倒是很乖很轻话了,但是他们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去追求自己的真实目标,孩子就会活的很压抑。这样的人生是他人的人生,怎么会有激情?怎么会去释放全部精力勇敢的追求?又怎么会有全力以赴的追求成功呢?
其次,培养对自己负责的积极人生态度
父母要要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一定必须要通过学校学习才能成功。现在社会跟以前不一样了,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你即使学习成绩不好也可以用很多别的出路,关键他们能不能做到对自己负责,有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行,但是他只要能对自己负责,就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值得自己全力以赴。这样即使孩子学习不好,将来他一样可以在别的方面取的成就。父母也没有必要必须逼着孩子取得好的成绩。
对于第二种孩子来说,他们就说普遍对自己缺乏负责任的态度,他们得过且过,随大流。学习的时候随大流,工作的时候随大流,娶媳妇的时候还是随大流,他们一生浑浑噩噩的,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从来没思考过自己的真正需求,当然也就不会付出百分百的精力去追逐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