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我院派出第六批派驻人员前往甘肃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转眼间半年帮扶已经结束,参与此次援甘工作的胃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柯彬已经顺利完成了前期帮扶计划所制定的目标。
现在,我们跟着柯彬医生一起,回顾一下他半年以来的帮扶成果吧!
援甘手记
作为天津市第二批组团式援甘医疗队员,我于2019年2月23日抵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援甘帮扶工作。初到高原时,我出现了高血压、胸闷、心慌、憋气等一系列的高原反应,尤其是在来帮扶前半年,自己有过突聋的病史,高原缺氧导致的耳鸣也曾让自己心生退意。院领导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购置了制氧机以及防治高原反应的药物,并对我的生活给予极大的关怀,帮助自己顺利克服高原反应,更好的开展帮扶工作。
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带到了甘南,顺利完成了制定的帮扶计划。同时,这次援甘也让自己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当地的医生和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人生中有这样的一段援甘经历,将令我永远难忘、受益终身。
——胃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柯彬
在这半年的帮扶工作中,我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快速康复外科以及术后静脉血栓防治方面的经验引入州医院普外科,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床位周转,并率先在州医院应用Caprini量表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开展围手术期血栓防治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帮助科室申报院级的临床新项目。半年以来,开展示教腹部肿瘤手术10余例,通过手术示教、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对胃癌根治术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使科室医生对胃癌手术规范已全面掌握。
援甘期间最后一台手术
同时我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在术中淋巴结清扫、离体淋巴结分拣、标本的规范化处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传授。半年以来,州医院胃癌手术病人术后平均淋巴结清扫42枚,已达到国内一流中心水平。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在援甘帮扶之前普外科很少开展肿瘤化疗方面的工作,医生肿瘤综合治疗的理念比较薄弱。我以此次帮扶为契机,在州医院率先开展肿瘤多学科病例讨论(MDT)制度,并帮助科室定期开展消化系统肿瘤疑难病例讨论,开展肿瘤患者的随访登记,逐步在科室开展肿瘤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的工作,推广肿瘤综合治疗的理念,使科室肿瘤的综合诊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现场医疗保障,参加甘南州“一会一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甘期间我制订相应帮扶授课计划,半年累计授课12次,将胃癌诊治规范、外科治疗进展、规范化手术治疗模式、胃癌影响诊断、化疗治疗、胃癌随访预后等内容进行讲解,并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定期进行教学查房,提高年轻医生的肿瘤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结合科室实际,定期让年轻医师选择相应的专题,在科室内进行学术讲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师带徒”的帮扶模式,工作中注重与科室年轻医生讨论交流,向年轻医生分享论文书写的相关经验;并结合当地疾病流行谱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研究方向,指导年轻医生开展论文撰写,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
天津市蓝盾基金会组织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义诊
转眼间半年帮扶已经结束,我也顺利完成前期帮扶计划所制定的目标,在州医院的帮助配合下,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相信医院和科室在医教研防等各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通过肿瘤医院后续各个专业的帮扶工作,医院和科室的各项临床工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助力甘南州早日打赢“医疗扶贫”攻坚战。
图片素材由柯彬医生提供
文字整理 | 赵迎
编辑 | 曹亚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