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全传之汉武帝(三)——大刀阔斧,推行新政

2020-09-30   新车测评

原标题:中国皇帝全传之汉武帝(三)——大刀阔斧,推行新政

刘彻的独尊儒术、统一思想,顺利推广开后,他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彻底改革。

刘彻首先是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是削弱丞相的权力。汉代的几朝丞相都是开国功臣,如大名鼎鼎的萧何,这些人权势很大,有时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刘彻就借着许多功臣元老年迈亡故的时机,对朝中官员来一次大换血。先前颁布的教育改革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已经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刘彻打破传统的出身等级等限制,任人唯贤,重新建构了属于皇帝个人的权力机构。而丞相则只被允许处理外廷,内廷的事都由刘彻亲自掌握。这样,丞相的权力就大大缩水了。

刘彻把大权都抓到手中,政令就能畅通实施了。他马上又开始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汉朝几代皇帝的诸侯王问题。他做了一件惠及后来所有封建王朝的大变动。

公元前127年,他采用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就是以律法的形式诏令所有诸侯王,让他们把土地分封给所有的子弟,恩泽所有后代。这样诸侯国就越分越小,几代之后,就都成了平头百姓。这个方法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诸侯王威胁中央朝廷的问题,实在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影响深远。

刘彻削藩成功后,又开始整治地方官员。这些人权力虽然不大,但直接与老百姓接触,一旦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就会引起百姓不满,造成社会不安定,同样会影响皇权的稳固。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刘彻对汉初以来的监察制度实行改革。

他把全国分成13个监察区,每区派一个刺史,刺史由皇帝的内廷直接管理。他们不处理地方上的一般事务,而是每年秋天巡游郡国,专门检查各地豪强和官吏等有无恃强凌弱、营私舞弊等行为,同时也推荐优秀的地方官直接到中央任职,他们其实就是皇帝的钦差大臣。这一措施限制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得到了普通官员和百姓的拥护。

刘彻在政治改革的同时,还推出了许多新的经济措施,加强经济管理,打击商人的不法行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首先,他改革货币制度,把铸币权收回中央专有。其次,他采纳了经济学家桑弘羊的建议,把影响国计民生的盐、铁、酒等商品都收归国家专营,严禁商人参与。再次,他推行“平准”和“均输”法。“平准令”就是随时平抑物价;而“均输令”则是针对农产品旺季和淡季价格不一的情况,为打击商贾旺季囤积,淡季高价出售而设,从而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刘彻的经济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富商的经济扩张,保护了普通百姓的利益,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不过民间工商业受制,商品经济停滞不发展,也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