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外观不良

2020-08-10   线束智造

不良种类

氧化:储存方式和环境不符合,使端子表面产生氧化反应而导致表面附着氧化物。

接受标准:经装配或成型后不在视线内且不影响任何功能。

端子外部氧化雾面

接受标准:经装配或成型后不在视线内且不影响任何功能。接触部位不能有雾面。

表面有污秽

接受标准:经装配或成型后不在视线内。

披锋:因制造精度不够在边缘处有不整齐或不规则形状。

接受标准:不影响任何功能。

变形:是由操作失误或搬运引起外表形状不规则。

接受标准:经装配或成型后不在视线内且不影响任何功能。

电镀不良:是由于电镀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外观不良。

刮伤、碰伤:由于操作失误或搬运引起的外表面不良。

接受标准:经装配或成型后不在视线内且不影响任何功能,未发生氧化。

打端子对线材的要求

标准状况:铜丝呈绞合状态无切痕,切断,散开,绝缘外被切口平齐无压痕,变形等。

接受标准:导体铜丝有开叉,但开叉的铜丝不超过芯线的外径,翘起的高度小于一个芯线外径。

绝缘皮压伤或缺失(脱落)大于绝缘皮厚度的20%为不良。

绝缘皮开剥不整齐,突出部分大于50%的线材外径为不良。

铆压后端子各部位的标准状况

绝缘包筒铆压目标状态:绝缘线材部分被完全铆合,且线材绝缘部分延伸至绝缘检查窗1/2处,绝缘皮完好,无破裂损伤。

对于绝缘端子要求线材被绝缘包筒固定于端子中部,且绝缘包筒呈对称规则形状。

对于无绝缘包筒的端子,应在导体包筒与导线绝缘之间保留50%导线OD大小的距离(下图C约为1/2OD)

端子铆压后的形状:(F&O形)

打端子外观不良检验标准

绝缘包筒至少有180度范围能完好包住线材绝缘部分为允收。

绝缘包筒未能完全闭合,但未闭合部分小于45度的开角为允收。

对于绝缘端子,线材未被固定在端子中部,且绝缘包筒发生不规则变形,或绝缘尾部未铆压未不良(注AMP Ultra Fast型绝缘端子无需铆压尾部)

绝缘包筒铆在线材铜丝上为不良。

在绝缘检查窗可见线材导体和绝缘(未在1/2位置)为允收。

线材绝缘皮与导体包筒平齐,但未伸入导体包筒内为允收但此时应停机通知技术员调机,线材绝缘皮伸入导体包筒为拒收。

铜丝被铆入绝缘包筒内为不良。

对于无绝缘包筒的端子,导体包筒与导线绝缘之间保留的距离大于50%导线的OD的大小,但小于一根导线OD的大小为接受,导线绝缘部分进入导体包筒为拒收。

端子铆压的标准状况

导体铜丝无损伤及断铜丝情形;

铆压位置处于导体包筒的中间;

铆压后导体包筒无变形;端子弹片无变形;

铆压后可见前后喇叭口,喇叭口的高度为1-2倍的端子金属厚度;

铆压后前喇叭口不可见,但后喇叭口可见且大小为1-2倍端子材料厚度为允收;

PIDG绝缘型端子,前喇叭口可见且大小为1-2倍端子材料厚度;

连接型端子以两端均连接导线的方式铆压后,前后喇叭口需同时可见;

连接型端子以仅一端连接导线的方式铆压后,靠近导线的一端的喇叭口(后喇叭口)可见,但无前喇叭口为允收。

绝缘端子外绝缘无损伤,端子背面的检查窗内可见导体。

AMP系列端子及筒状端子应从端子背面的检查窗可见线材铜丝。

导体与导体检查窗平齐为允收,不可见为拒收。

铆压后端子上下左右变形在4度内为允收,大于4度为拒收。

绝缘端子铆压后变形在5度的范围内可接收,否则为拒收。

筒状端子在导体检查窗可见绝缘外为拒收。

端子料带长度为1-2倍端子材料厚度。

端子的料带部分,在铆压后不可见为拒收。

料带长度大于2倍端子材料的厚度为拒收。

导体包筒背后的披锋大于1倍端子材料的厚度为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