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莆田第一土楼的秘密,宛如来到一个世外桃源

2019-06-24   Jason游

这是一个位于仙游游洋镇兴角山下的村子——兴山村。村子里有3000多居民,但常住人口只剩一些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拼博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留守乡村。莆田第一女神的传说在这里流传了1300多年,这里有她的故居遗址;这里还有莆田第一土楼、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遗址、诗圣李白住过的遗址......

莆田第一土楼坐落于兴角山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较为罕见,共有两百多个房间,居住60多户人家,300多人生活其中。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很多住户搬迁至新居,如今只剩下10多户人家仍居住于此,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土楼呈长方形封闭式结构,东西向为主楼,西向一排建筑为2层半,东向则是3层半,共近10米高,南北两侧为护厝,一个近1000平方米的广场环抱其中。

整座土楼中,除了内环底座基础和内部环形一层的40根柱子是用青石砌成,其他全部为土木结构,其屋檐、门梁上雕刻有各式花鸟走兽图样,典雅大气。

土楼原是东圳水库移民五十年代迁到兴山村集中兴建的,走廊上围着木栅栏,整个建筑过道相通,住户们闲时可以互相串门聊天,其乐融融。兴山村毛竹林面积6.1万亩,院子里晒着当地的土产笋干。

二楼屋檐的斗拱雕刻着燕子、喜鹊等花鸟兽禽的图案,给人古色古香的感觉。

兴山村平均海拨650米,是仙游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的诞生,是省定革命老区基点村。兴山书院,始建于宋代,既有客家土楼式的古堡建筑风格,又保留宫廷式的皇家建筑风貌,而总体设计成“回”字形结构,使书院更具建筑艺术特色。

天妃殿,位于兴山村兴角山峰顶。殿宇规模宏伟,面朝大海,四周层峦叠嶂,殿内奉祀吴圣天妃以及义勇普济侯吴兴与马洋将军,2012年重建。

2015年在天妃殿不远辟有兴角山广场,广场正中立有一尊高达20.15米的吴圣天妃铜像,吴圣天妃铜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尊吴妈铜像。

兴角山是兴化北部道教的第一座名山,由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加上海拔高,绿植覆盖率大,气候清凉,是夏日避暑疗养、文化溯源的好去处。

兴山村既是古时的交通咽喉,也是闽中红色圣地,还有诸多处人文古迹、土楼、瀑布等古往今来的好景致,南侧通往莆田市区和涵江,北侧通往大洋、永泰的必经通道,西侧通往游洋镇和仙游城关的重要交通要道的一个村落。

兴山村的六个第一

1、吴圣天妃是兴化大地第一尊女神医圣2、林居裔第一次在兴山英坑谋举义事宜3、兴角山是兴化北部道教的第一座名山4、兴角宫是全球奉祀吴妈的第一座庙宇5、中共上宫支部是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6、上宫街自宋以来为兴泰里第一条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