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时,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比如,孩子用左手吃饭该不该纠正?什么时候学外语最好?怎么和孩子解释“死亡”?孩子撒谎怎么办?孩子爱顶嘴怎么办?等等。
我们整理出了孩子3至10岁,10个不同年龄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实用有效的应对方法。
我们整理的问题都具有实际性和针对性,是生活中家长教育孩子肯定会遇到的问题,相信家长们看到这些问题一定会引发共鸣,应对方法也是家长最需要的。
今天我们和大家讲讲养育4岁孩子时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1、问:孩子有时不说实话怎么办?
小藤老师:
你们不妨坚持强调让他必须说实话。同时,也不妨继续坚持你们一贯的是非观,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要对孩子格外强调说真话的重要性,之后,请你们等待孩子成长。
大多数四岁孩子的确有时不说实话。在四岁这个年龄段里,孩子们会自吹自擂,会添油加醋,尤其爱撒谎。
不论你们树立了多么好的榜样,不论你们怎样竭力教导孩子,结果都会是这样,因为,绝大多数的四岁孩子都还没有达到能够只说真话的成熟度。
同时建议你,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一个正常孩子的成长规律,看一些孩子教育成长相关的书籍,比如《正面管教》、《你的4岁孩子》。
2、问:孩子有个幻想小伙伴,这是不是一个大问题?
小藤老师:
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十分正常的。这完全不代表孩子十分孤独,相反,倒是表明了这孩子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而且很可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家伙。
他无非是有些偏久而且偏固执地滞留在了非常典型的三岁半孩子的行为之中而已。
我所认识的孩子当中,男孩也好,女孩也好,他们大多数都很喜欢他们的假想小伙伴。一般这样的行为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内会自行消减甚至消失。
不过,在幻想小伙伴消失之前,请你们好好利用这个小伙伴。
假如你想要孩子做什么事情,那么告诉他说(当然,要动作快,在幻想小伙伴还没来得及反驳之前):“这件事情‘幻想小伙伴的名字’做得可好了!”,“幻想小伙伴的名字一定会很愿意和你还有我们一起,出去散个步。”
要把幻想小伙伴的名字当成你们的同盟军,而不是你们的敌人。放下心来,不要担忧。
3、问:孩子老是哼哼唧唧怎么办?
小藤老师:
对很多妈妈来说,哼哼唧唧也许是最能让她们抓狂的一件事了。幸运的是,一般孩子到了五岁的时候会有所改善。
在你耐心等待他慢慢改善的同时,我们觉得你也许应该好好调整一下你的家务安排,在孩子不去幼儿园的日子里,你可以少做一些家务,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伴他。比如,可以带他在附近走一走,去小区和别的小孩玩。
对一个小男孩来说,一点点小事情就能带给他很大的新奇感。比如说,带他出门去看看工人挖坑;去小区附近的小店买东西;或者随便在小区里走走看看。这样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从而不再哼哼唧唧。
傍晚你忙着做晚饭的时候,也往往是一天之中孩子最累因而也最容易哼唧的时候。
如果可能的话,你也许可以让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帮忙。你也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早一点让孩子吃晚饭,早一点送他上床睡觉。
你的这些安排和计划并不能完全保证孩子不再找你哼唧。但是,孩子如果能有很多事情忙来忙去的话,他一定不太会过来缠着你哼唧。
到了周末的时候,建议孩子的爸爸能照看一下孩子。大多数的男孩子在单独和爸爸一起去外面玩的时候,都不会找爸爸哼唧的。
4、问: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小藤老师:
有另外一位母亲遇到过和你一样的问题,我们很愿意借用她的话来回答你。这里就是她的建议:
1、最难以改变的,是爸爸妈妈对待这件事的心态。
我自己也曾一度十分绝望。一旦你带孩子看过大夫,查明孩子虽然不怎么肯吃饭,但他身体健康方面没有问题,那么,孩子不肯吃就不肯吃好了,你要放下焦虑。
2、家里不要到处放些甜食。除了过生日以外,不要给孩子任何甜食。
我们俩就一度需要等孩子们都上床睡觉了以后,才去享用我们自己的咖啡和甜点。
3、除非单独让孩子吃饭能省很多事,否则最好让你的“小不肯吃”和全家一起吃饭。
我就曾经有过很糟糕的经历,单独给我那心肝宝贝开小灶,可做出来的东西他却根本不吃,真能把人气得够呛。
4、给那“小不肯吃”添饭的时候,什么都只用小茶勺装半勺就好。
即使这样,你也要有心理准备,装到他盘子里的饭菜,恐怕还是要倒掉不少,而且你要这么做挺长一段时间。
5、你们夫妇俩吃饭的时候,眼睛请不要总盯着孩子。
预先找些话题,吃饭的时候只管聊你们的,这样大家的日子都轻松些。
6、假如等你吃完了饭之后孩子才姗姗来迟,那么只要他肯坐下来吃饭,你只需微笑着跟他说“我先下桌子啦”就好。
7、我俩不允许我家的几个小家伙给自己添饭。
他们会觉得把餐盘装得高高的很好玩,可是却又不会吃多少。
到餐厅里点菜的时候,也是一样。最好你只允许他们从两种水果中挑一种,或者从两种菜式中挑一种。
如果你让孩子随便点菜的话,他们往往会弄一个很稀奇古怪的菜单,而结果常常是他们并不肯吃自己点的那些东西,从而最后弄得大家都很不高兴。
8、两餐之间的点心,看来各家各户的做法都不一样。
我们家的几个小家伙,不论给不给他们吃点心,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只吃那么多,或者说是那么少。
所以,我们家是允许孩子在两餐之间吃点心的。葡萄干、水果汁、饼干等,都很受欢迎。
9、有几种食物你也许还没试过,可以在点心以及正餐时拿给孩子吃吃看:一两颗梅子果脯或者无花果果脯;一小撮碾碎了的奶酪;
橙子汁里加一点打碎了的鸡蛋;也可以往牛奶里放点儿香草精,放点儿糖。
每次只要半杯就好,给他们插上一根漂亮的吸管。家里自制的爆米花也很好,切 1/ 4块苹果也很好。
10、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必须要明白,许多孩子的胃口真的非常非常小。
5、问:孩子常做恶梦怎么办?
小藤老师:
做噩梦是四岁孩子的常见现象。这不是多大的问题,但也理解这的确会让妈妈很不安。
孩子那吓坏了的、语无伦次的情形,自然也会吓到你。你还要尽力保障她白天的生活要愉快而且充实,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也不要让她太过兴奋。
孩子惊醒的时候,你安慰她,爱抚她,跟她说说话,然后让她回去睡觉。
对有些孩子来说,吃点什么或者喝点什么会很有安抚作用;给孩子用凉水擦把脸也有不错的效果;把孩子从小床里抱出来,换个环境睡觉,也常常是个好办法。
至于孩子说她床上、屋里有虫子,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父母觉得这时候最能安抚孩子的办法是向孩子保证真的没有虫子;还有些父母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怪兽轰出去,假装用手或者扫帚把虫子从床上扫下来。
另外,有一套很好的睡前故事书,罗素·霍本的《弗朗西斯要睡觉了》,安德里娅也许会喜欢你读给她听听,而且这些书应该能对她很有帮助。
让孩子有一个愉悦的、放松的、舒适的睡前时间,给她读读她喜欢的书,和平常一样,睡前亲亲她、抱抱她。
同时也请别忘了,并不是所有的恐惧感都让孩子觉得讨厌。
我们认识的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就告诉我们说,他什么都怕,“连我自己的名字都怕”。他又添上一句:“我也怕老大(他的狗),甚至是我的梦。我什么都怕。”他说有时候大鳄鱼会在他的梦里咬他。可是,他这么告诉我们的时候,脸上的神色却带着份快意。
不管怎么说,做噩梦是四岁孩子的自然现象,应该没什么大碍。当然,这的确会让担心孩子的人感到有些不安。
6、问:4岁孩子还尿床,正常吗?
小藤老师:
一般来说4岁孩子尿床属于正常现象,不论是三岁、四岁、五岁还是六岁孩子,都是正常的。
有一派的心理学家和医学家们认为,尿床是孩子情绪困扰的一个标志,是问题的表象,因此哪怕你消除了表象,但是问题仍然在那里。
不错,有情绪困扰的孩子会有很多种不同的问题表象,而尿床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但是,我们现在并没证据能证明所有尿床的孩子都有情绪困扰,甚至没有证据能证明情绪困扰和尿床有任何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有些孩子能够不再尿床的年龄只不过天生晚一点,这和有些孩子说话晚一点、走路晚一点一样,十分正常。
针对尿床的孩子,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等待孩子自然成长。
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至少等孩子长到六岁(最好是七岁)之后,才去寻求外来辅助。
目前国内有一些专门治疗尿床的治疗仪,孩子一旦到了六岁、七岁,许多父母发现这时只需借助这种治疗仪一两个星期,就能让孩子达到不再尿床的理想境界。
少数孩子虽然借助治疗仪能够一度不再尿床,可是过后有可能会有反复,需要再次借助治疗仪的帮助。
当然更多的孩子是一次成功之后,从此再不尿床。这种治疗仪目前国内各种价格档次的都有,这很方便每个家庭按照自己的承担能力来挑选。
使用这种治疗仪的时候,最好能够遵从儿科医生的医嘱,在他们的指导下使用。
7、问:孩子经常吮吸大拇指怎么办?
小藤老师:
我们知道,有些牙科医生的确不太愿意看到孩子吸吮拇指。但是,大多数牙医也认为,孩子吃手指头的习惯会在长出恒牙之前自然消失,吸吮拇指应该不会对恒牙造成什么伤害。
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则倾向于在孩子六岁以前不必太在这件事情上费力气。
大多数的孩子能够意识到他们的父母不太喜欢这种行为。许多孩子长到五岁或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能力遵守这样的规矩:
想要吃手指头的话,回自己的房间里去吃。你以前曾花了多少力气在孩子更小的时候阻止孩子吸吮拇指,这很容易从他后来吃手指头的密度和广度上判断出来。你的孩子现在越是白天黑夜地吸得厉害,这越说明你以前的努力统统白费了。
而且,如果你过早地对孩子唠叨这件事,那么他很可能早就把你的话当耳旁风,使得你将来再没机会去纠正他。
虽然有一种设施,看上去很可怕的、用铁丝做的一种东西,可以套在孩子口腔上颚附近,孩子吸吮的时候会刮疼他的手指头。
但不推荐用这东西。但是如果你想要的话,你的医生有可能会提供给你。
如果吸吮拇指的行为一直延续到上学,那么,孩子这时候应该有了足够的能力,来配合你的要求做各种努力来改掉这一习惯。
但是,一般来说,四岁的孩子还没有这个能力,四岁不是你在这件事情上大费力气的最佳时刻。
不过,四岁的孩子却往往能在睡觉的时候不再吸吮拇指。一旦这样,这就说明吸吮拇指的习惯就快要到头了。
许多妈妈现在已经不再把吃手指头称为“坏习惯”,而改称为“紧张宣泄”了;她们已经不再跟这一行为过不去。
凯瑟琳·恩斯特有一本图画书—《丹尼和他的大拇指》,她在这本书里甚至还安慰我们的拇指小吃客们,说他们的行为不是什么坏行为,让孩子且放宽心。
8、问:怎么跟孩子说家里有新宝宝了?
小藤老师:
只要孩子尚未来问你,你越晚告诉他越好。
四岁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我们很不一样,如果妈妈一怀孕就把这消息早早地告诉孩子,那么对学龄前的四岁孩子来说,要慢慢等到宝宝出生那一刻,不知要等得多么心烦。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不错的书,可以让孩子更明白你要跟他说些什么。希望你不会觉得我们太直率,我们强力推荐彼得·梅尔的《我从哪里来的》。
如果你想要一些更老派的,那么请试试看诺玛·西蒙的《宝宝之家》、保罗和凯·绍尔斯的《从前你是一个小宝宝》,还有莎拉·波内特·斯坦的《生个小宝宝》。
该怎么跟孩子说?建议以你能够做得到的最不羞怯、直截了当而又陈述事实的方式来说。
有的四岁孩子已经可以相信小宝宝是在妈妈肚子里渐渐长大的,可也有些孩子却还局限在他们以前幼稚的念头上,以为宝宝是从商店里买回来的。
建议你直接告诉孩子事实,不过要避免冗长的解释,如果孩子还不肯相信,那就别强求孩子。
9、问:孩子喜欢玩性游戏怎么办?
小藤老师:
这个问题很常见,但大家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不少儿童专家认为,孩子小时候玩性游戏并没有什么伤害,而且他们相信,太多的压制和斥责反而比游戏本身更加伤害孩子。
大多数妈妈都不喜欢这种游戏,更倾向于加以制止。(爸爸则很难预料,他们要么对此太过生气,要么根本觉得无关紧要。)
以我们目前所知,密切关注看来是唯一能有效预防的办法。训话、责备和打骂都没什么用。只要孩子感兴趣,又能给他们逮到机会,性游戏就在所难免。
尽量让喜欢玩这种游戏的孩子在开阔宽敞的地方玩,而不要在门背后、窄小的地方以及卫生间里玩。
如果这种行为还继续有,让他们分开几个星期,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其实,有些时候,邻居孩子之间的性游戏所造成的最大的伤害,就是妈妈们彼此相互很生气,相互指责对方的孩子。
其实每个妈妈都应该明白,这样的游戏不但在“好”邻居之间会有,“坏”邻居之间也会有;不但在“好”孩子之间会有,“坏”孩子之间也会有。
针对这个话题,总体来说我们有这样一些看法:这和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如果孩子再也得不到机会单独一起玩,或者总是忙着玩别的更有意思的游戏,那么有些孩子很可能因此一下子就再也不玩这种游戏了。
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陷得更深一些;有些孩子在某些年龄段陷得更深一些。
一旦撞上,这时候最要紧的事情应该是:
1、平静而且放松。让孩子觉得你不喜欢(或者不允许)这种事情,但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很震撼、很惊恐、很恼怒。
假如你的态度让孩子觉得性行为是不对的、可怕的、可耻的,那么这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远远比孩子的性游戏本身对他们造成的伤害要厉害得多。
2、尽量让你的孩子不要陷入有可能导致性游戏的情形之中。有些玩伴可能更容易领头玩这种游戏,那么你则应该在一段时间之内避免让孩子和这个小玩伴一起玩。
也有些时候你也许应该格外看紧自己的孩子,不给他玩这种游戏的机会。
3、还有一个比较极端但肯定管用的办法,就是给孩子穿连身内衣和连身外衣,而不是上下两件套的衣服。
直截了当地让孩子不容易穿也不容易脱,也许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志于应该责怪哪个孩子,在这里完全不重要。
4、今年带头的孩子可能是隔壁家的小男孩;明年却很可能是你自己的孩子。虽然我们没说性游戏遍及天下,事实上却也差不了多少。
5、如果孩子在幼年时完全没有任何机会针对性感兴趣、提问题,那么将来这孩子长大以后,他可能会遇到的性问题,一定远远大于他小时候对性游戏太感兴趣所可能造成的问题。
10、问:怎样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离婚了?
小藤老师:
儿童专家很早就发现,感情上的离异和法律上的离异比起来,前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要远比后者大得多。孩子肯定不会愿意你们离婚。
通常来说,即使是小孩子,他也不会愿意家庭破裂,哪怕一个并不快乐的家。
不过,年龄小的人和年龄大的人比起来,前者更容易从离异的痛苦中恢复过来,也更容易接纳新的生活方式。
最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应该首推你和你丈夫怎么处理离婚这件事。
如果你俩都能保持冷静,保持至少表面上的友好,而且你也不要让自己显得像是到了世界末日一般,那么,孩子则应该和许多其他遭遇父母离异的孩子一样,感情上能熬得过来。
因此,请尽一切努力让孩子知道,家里目前发生的事并不是天塌地陷。
你要向孩子保证,爸爸的离去绝对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事,或者因为他没做什么事。
要向孩子保证,他的爸爸今后仍然是他的爸爸,而且仍然爱他。你还要特别告诉孩子,他今后一样可以见到爸爸。
请尽你最大的克制,不要对孩子说些敌视你丈夫的话,不要说关于他不好的事情。尽量以平和的语言、陈述事实的态度跟孩子解释这件事情。
告诉孩子,人们结婚的时候都会向往白头偕老,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没法相爱一辈子。这并不表明有谁不够好,也不表明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
你还一定要对孩子强调,尽管他的爸爸不再是你的丈夫,但他仍然是孩子的爸爸,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爸爸。
另外,从一个实际性的角度来看(四岁孩子也会问些很实际的问题),你应该告诉孩子家里会发生些什么变化。
按实际情况实话实说,你可以告诉孩子,他会继续住在现在的这个家里,到了周末的时候他可以去看望爸爸。
你和他爸爸应该协商好看望孩子最合适的频率。一般来说,每二三个星期见一次面,会比人们更习惯的每周一次要更好一些。还有,请你记得,孩子往往需要你把同样的话说一遍又一遍。
11、问: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一去就哭每次都要哄好久,该怎么办?
小藤老师:
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刚入园或因病长时没上学的孩子身上。
若非上述情况,原因就比较复杂,可能是老师、小朋友令他不愉快,甚至害怕,也可能是孩子自身依赖性太强,不习惯幼儿园环境对孩子独立、规范的要求。
面对这些情况时,家长应该先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具体原因。
因为老师对孩子是否喜欢幼儿园起关键的作用,如果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在家要逐步培养其独立性。
比如,孩子在家吃饭要喂,那么他会因“吃饭”的挫折感而不想上学。很多幼儿都不愿意去学校上学,在面对此类情况时,我们先应该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本问答顾问:Wendy老师及来自中科院和北师大的几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