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摄影的秘密:距离

2019-07-30   摄影师弥须

相机位置是影响建筑物透视表现的唯一原因,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并选择合适的相机位置,因为这对此后的操作步骤至关重要,即使是轻微的机位移动,也会使建筑物在照片中的外观产生戏剧性的变化。

拍摄建筑时,最佳距离是可变的,这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大小、周边环境以及摄影师的想法。

  • 表现建筑纵深关系

有时候,我们想表现建筑的纵深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相机的距离就不应该太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压缩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利用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通过表现远和近的关系来表达建筑的纵深,这和风光摄影中通过前景、中景、远景来表现空间纵深是一个道理。使用短焦距广角镜头,离建筑物近一些才能更加方便的表达建筑物的纵深感。

下图的照片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机位较远,则线条聚拢的效应就会减弱,空间纵深感同样也会减弱。

  • 表现建筑物真实而无扭曲的比例

如果要拍出建筑物真实无扭曲的比例,就需要离的远一些,与一些小建筑相比,大型建筑需要从更远的地方拍摄,通过拉开的距离来降低机位,通过空间的压缩使建筑的变形扭曲降至最小。

下图的照片拍摄于北京雁栖湖,相机位置位于这尊建筑的对岸,这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通过长焦镜头拍摄建筑主体,得到一个真实无扭曲的建筑形象。

这个建筑非常高大,近处观看会给观者造成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而拉开距离之后,压迫感随之消失,这个建筑圆形的美感才能表现出来。

拍摄建筑时离的过近或者过远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 太近拍摄的问题

我们在拍摄建筑的时候,如果离的过近,垂直线相交的情况可能任何方法都无法解决(头小脚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意的、精心的把透视变形纳入构图之中,使变形的建筑产生让人兴奋的、富有动感的影像,就仿佛建筑物马上要被发射出去一样。

如果拍摄距离太近,而理论上又可以进行透视的校正,我建议你认真考虑一下拍摄的位置,如果拿不准,就应该增加拍摄距离,否则,离建筑物太近拍摄,尽管做了透视的校正,也会使照片中的建筑物显得很奇怪,看上去很不自然。

譬如在同一张照片中,层高较低的楼层看上去透视都很正常,而层高较高的楼层可能会漏出阳台或者飘窗的底部,使照片看上去不是那么的舒服。

下图也是一个例子,因为拍摄距离太近,虽然透视做了校正,但看上去并不是很舒服。

  • 太远拍摄的问题

如果距离建筑过远,垂直汇聚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即使出现也很容易进行校正,但距离建筑物过远拍摄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容易产生二维视觉效果,画面的立体感会随之减弱。

譬如下图,右侧的建筑物很近,而左侧的建筑物其实很远,但是因为拍摄距离过远,致使画面产生了二维视觉效果,看上去左右两侧的建筑物似乎处在同一个面上。过远的拍摄距离不但能够削弱建筑物的立体感,同时还会使画面中纳入过多的元素,对我们所要拍摄的主体建筑物形成干扰。

建筑摄影的最佳距离

通过大量的实践拍摄我们总结出,在拍摄建筑物的外观时,最恰当的拍摄距离是建筑物高度1-3倍的距离,这也是建筑摄影师在拍摄建筑时大量使用广角镜头的原因,不单单是为了把建筑物框进画面,更是为了使照片中的建筑看上去更加自然,更加舒服。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根据现场的拍摄环境来确定拍摄的距离,在一些无法前进或者后退的拍摄环境中,需要灵活运用拍摄技术和手段,争取拍摄到完美的建筑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