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莲守望一方热土让教育梦想开花

2019-10-25   新源都市掌上传媒

守望一方热土让教育梦想开花

——记霍城县瞻德城中学校长李晓莲

霍城县校领导中第一位研究生,霍城县校领导中唯一一位正高级特级教师……屡获“第一”的女校长李晓莲,用“细节决定成败”的严谨及不懈谱写瞻德城中学发展的新篇章,用智慧与汗水浇灌一方教育事业令其逢春花开。

历史视野办学

2015年8月,李晓莲花大量时间查阅霍城县历史书籍,与相关专家跑遍了清代伊犁九城的历史遗迹,同年她调任清水河中心学校后,(后搬迁更名为瞻德城中学),所做的研究为新校址的建设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听着李晓莲对九城史记如数家珍般的介绍,更像是一位历史学者。这样一位拥有历史知识、历史视野的校长,她会如何办学呢?

瞻德城中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清宣统二年名为瞻德城识字学塾,作为九城之一的瞻德城在清代历史和边疆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校园建设中,调至清水河的第二天,李晓莲便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在新校址建设工地上看现场,并记录下需要改动的工程部分。如今一所独具历史浓郁气息的现代化中学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看到,在该校正行楼二层大厅陈列展览着瞻德城中学发展变迁史表,有百家讲坛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闫崇年亲笔题字的“瞻德中学”,一张1951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地方版人民币中面值为50元的图案就是“瞻德城”。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远明老先生得知学校历史后挥毫泼墨为学校题“瞻德城中学”,并题字“培养有道德的学习者”赠予学校与师生共勉。

创河谷品牌学校

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天山巨石上林则徐的翰墨“崇文尚德”四个字。“这是我校的校训,它取自左宗棠的对联‘经天纬地之谓文,辅世长民莫如德’。”李晓莲说。学校所有建筑的命名也全部引经据典,“明德楼”、“悦学楼”“致远楼”,楼内处处设计精巧且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甚至是办公室的门都是专门定制刻有“德”字的木门,细枝末节的文化体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瞻德城中学内有多功能图书馆、报告厅、合班教室、高标准数字化教室和各种实验室,广播站、心理辅导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社团活动的功能室场等一应俱全。该校的宿舍管理标准及水平位于州直前列,学校食堂评定达到自治区管理标准,历届中考成绩全县第一。“价值2.5万元的希沃一体机,一购就是60台。”李晓莲知难而进多次进谏县委书记并购置百万教学设备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一纸空谈。”李晓莲说。

低头愿做“挖金人”

培养人才和挖掘金矿的道理是一样的。给教师“压担子”是李晓莲挖掘培养教师的一贯风格。动员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赛课,对于参赛课件内容不仅做到展示个性教学特色,还融入团队的“好点子”。参赛前,她会专门听课评课,给予指导和帮助。教科室主任田玉霞教师说:“参加赛课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大家从胆怯比赛屡屡末位到积极参赛满誉而归,不少获奖课程推荐到州级大赛中。”在瞻德城中学,每一个教师都为自己量身设定了规划与目标,不断成长并取得成就,一张张证书是教师们精神上最大的激励。热爱教学的李晓莲耐心培养和指导教师,有时间就参加大小讲课说课,将细微问题拿出来与教师探讨沟通,令大家受益匪浅。

科学创新管理模式多

李晓莲是瞻德城中学的校长,她还是清水河镇中心校校长,负责管理着清水河镇11所中小学及14所幼儿园,在她的带领下,一大批优秀书记校长园长各展所长,使整个乡镇教育事业蒸蒸日上。2016年,李晓莲首次提出“联盟捆绑”机制并在该镇推广,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作用,促进学校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在管理中实施3所龙头学校引领示范带动其他学校发挥能动性。一年多来,已为霍城教育输送了近10名书记校长。据悉,当下州直已全面实行校级“联盟捆绑”机制、“校长轮岗”模式,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推动全州各学校向有品位、有内涵、特色强、质量优的义务教育发展目标积极迈进。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观念,李晓莲依然用全新的思想守望这一方热土,并矢志为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让梦想在这片土地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