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他们把每位旅客当亲人

2019-10-25   新源都市掌上传媒

把每位旅客当亲人

——记2018年自治区工人先锋号“霍尔果斯兴盛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客运班组”

在霍尔果斯国际汽车客运站,有一个由17名成员组成的客运班组,平均年龄35岁。多年来,客运班组用优质服务,赢得八方旅客,特别是哈萨克斯坦旅客的交口称赞,成为霍尔果斯口岸交通“窗口”一道亮丽风景。霍尔果斯兴盛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客运班组曾获2018年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您坐车去哪里?”“这是免费提供的开水。”……近日,记者走进霍尔果斯国际汽车客运站,在售票大厅内一派繁忙景象,站内引导、购票、检票等都是班组成员的工作,成员根据分工必须熟悉所有班线,随时应答旅客的各种提问,同时还要监督站内卫生、行李摆放秩序、引导吸烟旅客前往固定吸烟区……一年365天,霍尔果斯兴盛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客运班组17名成员每天都重复着这些工作,帮助一批批旅客安全、准时、舒心地踏上旅途。

正在购买前往阿拉木图车票的哈萨克斯坦旅客阿林别克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往返于霍尔果斯和阿拉木图,车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好,在客运站可以买到去雅尔肯特、阿拉木图的车票,十分便利。

“我们的旅客以哈萨克斯坦人居多。”客运班组组长汪勇介绍说。每天早晨9时整,客运站便进入忙碌状态。汪勇已经从事客运工作20年,他见证了霍尔果斯客运的变化。

“我们的客运班组已经经历了3次更新换代,最早在1992年客运班组就已经有了。”他告诉记者,以前很多哈方旅客在旧国门坐散车回国,车辆未经规范管理,拥挤且存在安全隐患。后经不断规范发展,如今客运站内跑中哈班线的中方车辆有9辆、哈方车辆19辆,车辆的保险、营运证件、车内环境卫生、司机服务态度都经过规范管理,大大提升了乘客乘车舒适度。

客运班组是客运站的细胞,是客运站的前沿阵地,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客运站的生存与发展。霍尔果斯兴盛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客运班组17名成员里,包括了汉、哈萨克、蒙古、维吾尔、回5个民族,成员们团结友爱,始终坚持以“旅客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以“带走我的笑,留下您的满意”为心愿;以车站为舞台,用服务和热情体现着客运服务人员的风采。

在哈萨克斯坦客车司机来依木江·托合塔乎那夫眼中,霍尔果斯兴盛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客运班组的每名成员都是他的好朋友。今年,他的女儿被检查出了白血病,客运班组得知后,在全公司内发起募捐,为他筹集了2500余元,这让他很是感激。经过多年共事,中哈客运司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每年组织春节联欢活动都会邀请哈方客运站的工作人员参加。”霍尔果斯兴盛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张玉英表示,双方的客运工作人员多年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节假日是客流高峰期,在售票厅和候车厅,客运班组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天11个小时下来,客运班组要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数十件,并重点帮扶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张玉英介绍,每年春运节假日期间,客运班组常常要从早上忙到深夜,遇到班车晚点,则必须送走最后一名旅客才能下班。“疲劳是肯定的,但客运站是班组的工作舞台,为旅客服务是职责所在,如何更好服务旅客,是班组每天必须考虑的问题。”张玉英说,这么多年来,客运班组未出现安全事故,这与班组组长和班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分不开。如今,客运班组每日坚持做好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车辆安检工作及“三品”检查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在班务会上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班长在布置生产任务时,指出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和要求。

班组的形象代表着客运站的形象,也是霍尔果斯的城市形象。“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课,不断强化员工业务素质、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还要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案例分析和专题演练,熟悉掌握各种服务技巧和顾客投诉处理方法。”张玉英说。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感人的话语,一次精心的服务……客运班组以对客运事业的无比忠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甘于奉献。他们以出色的工作、一流的服务、优秀的业绩、高效的团队诠释了“工人先锋号”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