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家庭聚会,几个小朋友聚在一块玩,不一会儿就有了小插曲:七岁的侄儿作为最大的孩子,在小朋友到他房间玩之前强调:“不能把上铺的娃娃扔到下铺。”所有的弟弟妹妹都满心欢喜地答应着。可玩得正开心,大家早就把玩之前的“许诺”扔到九霄云外了,大家开始相互丢娃娃,侄儿不断地把大家丢到地上的娃娃又扔会床铺,最后演变成弟弟妹妹开心地把娃娃丢到下铺,哥哥辛辛苦苦边抱怨边把娃娃扔回上铺,可敌强我弱,娃娃永远都没有回到上铺。于是哥哥爆发了,挨个揍了弟弟妹妹一顿。
可想而知,大人们都抓住哥哥揍了一顿,怒骂:“怎么那么不懂事,你这样以后没人来你家玩了!”哥哥委屈地躲到另外一个房间里,趴在床上流着眼泪不说话。客厅里还传来大人们安慰弟弟妹妹的话:“哥哥坏蛋,不哭不哭!我打哥哥了!”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发脾气时,都有无数个小人在忠告自己:“生气不好,不能对孩子脾气,要好好说。”可不出三分钟,无数的小人都被自己的怒火烧灭了,剩下的就是以暴制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你不会好好说话吗?干什么要乱发脾气?”“不就是玩下你的娃娃吗?有什么关系!”
这些方法当然无用,孩子发脾气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找到,依然是治标不治本。还有的家长在冲孩子发完火动了手之后,心里又格外地懊悔,语重心长地企图与孩子沟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可这一场暴风雨过后,孩子早就把发脾气的导火索忘得一干二净了。
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就要按照这四步走。
第一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心里的委屈和苦闷
这句话代表着理解和共情,那天我走过去抚摸着侄儿的背部,悄悄地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是因为弟弟妹妹们把娃娃都丢到下铺了是吗?”此时的侄儿收住了眼泪,开始说话,“对啊!我已经和他们说了不能丢,可是他们还是一直丢。”
第二步:让孩子自己还原事件真相
我继续问侄儿,“那你在他们丢娃娃时有说什么吗?”侄儿委屈地说,“我就喊着不要丢娃娃,可他们不听我的,我就一直捡,可他们那么多人丢娃娃,就我一个人捡,怎么也捡不过来啊!”
第三步:引导孩子反思错误
我问侄儿:“所以你很生气对不对?”侄儿回答:“对。”我继续问:“那你觉得你刚才动手打他们对吗?”侄儿不说话了,这代表着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我继续引导侄儿,“弟弟妹妹太小了,他们压根听不懂你说的话,也不知道你的行为是在阻止他们继续丢,还以为你在和他们互动玩玩具呢!”
第四步: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
侄儿觉得不可思议,他无法理解有人听不懂他的“规则”。我告诉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先让弟弟妹妹丢,你别去捡,没人给他们捡,他们自然就有丢完的时候。等他们离开房间了,你再去整理娃娃。或者如果弟弟妹妹不听,你可以告诉大人,让大人转述你的意思。”
当孩子发脾气时,大人不能一下子被孩子点燃,也暴怒起来。而应该冷静下来先思考孩子可能因为什么发脾气,接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让孩子放下心中的包袱和负担,才能好好地与大人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