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二战装备讲堂,咱们本期的主角是苏联KV重坦家族成员。
KV-2
观史君在上一期对KV-1的“坦生”作了回顾,作为一款优秀的坦克,其亮眼的表现成功的为自己延续了血脉,在苏联装甲大家庭中自成一脉!本期带大家了解的是KV系列第二型——KV-2重型坦克/自行火炮。作为家族中的第二个正式成员,其的问世时间几乎于KV-1平行。苏芬战争时,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给苏联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自行火炮的需求愈发强烈。不像德国人净找些老弱病残的一号、二号来改装自行火炮,苏联人直接用最新款的重坦KV-1作为152毫米口径榴弹炮底盘,类似德国人用一号坦克底盘改装的150毫米口径自走炮那样,开一炮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掀个跟头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德军一号重自走炮
在1940年2月,当KV-2试制车被送到芬兰前线时,好家伙,还扔着燃烧瓶的芬兰人哪见过这个,着实被吓得够呛。自己这边最强的博福斯37毫米反坦克炮,48炮打过去全中,但人家愣跟没事人似的,这仗怎么打?在极大的震慑了芬军的同时,苏联士兵这边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马上给KV-2取了个“无畏战列舰”的霸气外号。苏联高层也对KV-2的表现很满意,立刻就被军方采用了,马上量产。当然了,量产型号和试制车还是有区别的,除了稍加改进便于生产外,还增加了一挺防卫机枪。
KV-2
此后就是苏德战争爆发了,不同于苏芬战争的阵地战,德国人玩的是大规模机动化运动战,虽然这会儿德国人坦克的主力都是些二号、三号、38t,但依旧是让KV-2的缺点暴露了出来,完全没有了苏芬战争时的威风。由于需要机动化作战,KV-2虽然有着当时无可比拟的火力和护甲(110毫米厚),但因为其采用的是KV-1的底盘机体,自身的重量却又比KV-1重了八九吨。可想而知,其不仅有着每小时25公里的龟速,而且常因为过载出现机械故障。咱们再来看看它的外观,长得跟个大头娃娃似的,虽然开炮时不会出现德国人用老弱病残坦克改造的自走炮翻跟头的情况。但头重脚轻之下,上下坡的时候也极容易翻车。
德国人捡到的KV-2
当德国人看到这个大家伙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跳,但与芬兰人不同的是,他们为了振奋士气,给KV-2取了个“俄国移动厕所”的外号。即便如此,在战争初始,德国人面对KV-2时仍遇到了不少的麻烦,但好在这家伙故障实在太多,德国人发现,自己压根就不用怎么攻击它,只要跟着它走一段时间,就能捡到一辆因为机械故障或者翻车被苏联坦克兵遗弃的KV-2。
德国人捡到的KV-2
到了二战中期,当德国人还在苦哈哈的用突击炮、自走炮作为火力支援的时候,苏联人已经开始用喀秋莎火箭炮作为主力了。而有着诸多缺点的KV-2自然也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特定场合,因为喀秋莎火箭炮护甲薄弱、装弹时间长的缺点无法部署时,更加可靠的SU-152和ISU-152也取代了KV-2的位置!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咱们下期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byE5XMBURTf-Dn5n7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