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春暖 战疫情深——复工记

2020-03-31   武汉晚报

作者:谢春枝

3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的通告。之前几天,武汉乃至整个湖北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均为零。

消息发布是当天中午,天气晴好。我正站在三楼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院里葡萄在架子上撑出一把把嫩绿的小伞,不远处紫叶李繁花已褪尽,代之以满树褐红的新叶。当我接听到一个远方的来电时,我忍不住告诉他,武汉4月8日要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了,喉咙居然有些哽咽,泪水不争气地就要流出来。我赶紧挂了电话,站在窗前,长久地看着一只长尾巴小鸟在对面屋脊上走来走去,头脑里一片空白。

终于可以返岗了,26日,馆里约定下午去开会。头天晚上,居然有些激动,担心车子长久没开,电瓶是否耗尽,于是赶紧开车去小区里溜达。红色克鲁斯在地库里趴了60多天,估计也有些不适应。开车在昏暗的夜色里转了两圈,打着远光灯。那天恰遇又一轮倒春寒,灯柱里落叶湿漉漉地静卧在路面上,平和而隐忍。第二天中午,两个多月来第一次穿上正式工作装,出示提前准备好的通行证,扫完健康码,我开车驶出了小区大门。

阳光好极了,出门右拐,第一个红绿灯。看着前方三个交通标识,感觉别样亲切。像久别重逢的朋友,我与它们对视着,彼此都准备好了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第二个红绿灯时,右手边正是韵湖公园,隔着黑色铁艺栅栏,里面已是青草漫坡,绿树成荫了,这些植物,与周围居民咫尺相望,却只能独自辞旧迎新,想必如我们一样,也会将这段日子深深刻入年轮吧。

整个二环线干净得不可思议。出门前,我还心心念念环线上那些不时更替的花儿,担心它们无人料理黯然凋零,驶上环线后才发现,沿途已经大多换成生命力极强的灌木,偶有一两枝花儿,远远地从绿丛中伸长了脖颈,向我遥遥致意。环线上车辆不是很多,速度也不是很快,仿佛所有人都在细细品味,珍惜这转瞬即逝的分分秒秒。

如我预料,办公室里,红掌和蝴蝶兰干渴而死,几瓶水养的绿萝依然顽强地长出了新叶。我们戴着口罩坐在会议室里,交换着隔离期间各自见闻,讨论接下来的复工安排。傍晚时,一阵暴雨敲打着窗户,半个小时后,又停止了。

返家时,环线上车流明显密集了些。回汉通道已经打开了,从我身边风一样驶过的车辆里,或许坐着的就是那些归心似箭的人们。60多天的分离,家园可望而不可及,这种思乡情愫,2020年春天,多少武汉人,体会到了魂牵梦萦的愁绪。

晚上从朋友圈里得知,母校武汉大学的樱花,也在下午那场暴雨里,悄然谢幕了。一张张落樱在镜头里向我们无声地告别着,樱花终究没有等到人海。正如30多年前,我在珞珈山求学时,也没有如潮的人流,却让我领略到风中、月下,樱花兀自飘落时的静美,我称她为四月雪,并创作了我的同名处女作。然而,珞珈山之于武大学子的,绝不仅仅是春天,当樱雪融尽,整个校园会云蒸霞蔚出葱茏的绿意,藤蔓缠绕,更似幽秘的人间胜境。

很快,我们将正式复工了,比我们更快复工的,是武汉的公交、地铁和客运火车站。当火车站乘客出来时,现场工作人员忍不住大喊:欢迎回武汉!欢迎回家!听着熟悉的武汉腔,看着视频里乘客拖着行李箱急促地奔跑,又一次模糊了双眼。

如果说水陆空交通是武汉这个枢纽之地密如蛛网的血管,那每一个生活、工作在这个城市的人,便是流淌在这些血管里的血液。我们构成了这个城市最微小的分子和原子,是她生机勃勃繁衍不绝的细胞,是她激情和活力的象征。是的,我们复工了,而只有我们醒了,武汉,才会真正地苏醒!

(统筹 周璐)

【编辑:黄亚婷 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