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科创板涨的欢,小心秋后拉清单

2019-07-23   炒股跟Z走

科创板首日的表现整体上是远远超过券商及私募等机构在此前的预测的。

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股集体大涨,虽然午后走势出现分化,有暴涨近400%的安集科技,也有涨幅仅80%的方邦股份;另外,科创板当日 成交额为485亿,也远超此前中信证券预计的成交范围(130-240亿之间)。

整体上,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首日平均涨幅约140%,还是远超市场之前的想象——此前,广发证券认为科创板首批初期难重现创业板开市首日平均106%涨幅;中信证券对科创板首日平均涨幅预计在20%以内;而光大证券的平均涨幅预期是29%。

不过,由于经历了开盘的暴跌后再拉升,然后尾盘又有不同程度回落,若在开盘价买入,有11股会致投资者浮亏,其中若开盘价买入中微公司,则今天一天浮亏达26.2%,为浮亏比例最高的个股。

一天理论盈利最高超过5倍;

中一签最高赚10万(安集科技);

一天理论亏损最高可达90%!

一日诞生120多位亿万富翁;一日催生首只千亿市值股!

这是何等饕餮盛宴或吃人场子,科创板首日真的创历史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作为看客的散户来说,这个结果是没什么好值得艳羡的。

除了科创板的这种一天翻几倍也可能亏掉大半本金的高波动性,根本不是一般投资者能承受的,大部分人只是看着乐呵根本没你什么事儿。

真正要警惕的是:第一,科创板首日的超预期涨幅,是以对主板的严重抽血和主板的暴跌作为代价的。


截至下午收盘,当日沪指涨幅-1.27%(科创板当然计入了沪市成交量,但并没有纳入指数),A股成交量383.09亿股,成交金额3654.69亿元,比上一个交易日增4.48%。

个股方面,326只个股上涨,其中非ST股涨停12只,3261只个股下跌,其中非ST股跌停43只。从申万行业来看,休闲服务等涨幅最大,涨幅分别为0.28%;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农林牧渔等跌幅最大,跌幅分别为3.91%、3.75%、3.15%。


可见,在22日科创板大涨背景下,现有A股市场是多么的凄惨!

而根据证券时报统计,截至7月22日,已有106只个股收盘创出2015年6月中旬大盘见顶(5178点)以来新低,其中*ST中安、*ST华信等个股跌幅最大,跌幅分别高达96.20%、95.76%;金正大、鸿利智汇等个股市盈率最低,分别为9.63倍、9.69倍;*ST利源、ST天宝等个股市净率最低,分别为0.42倍、0.43倍。

整体上,A股现在可以说又濒临熊市了!在这种情况下,科创板的一枝独秀能持续吗?

第二,科创板首日的大涨,是以超高换手率、机构的互杀、超级强烈的投机等形成的,但这给剩下的四个不设涨跌幅的交易日,乃至四个交易日后回归20%的涨跌幅交易,都挖了大大的坑。

25家公司当日平均换手率约77%,其中安集科技换手率超过86%,而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也在一日间暴增到约120倍。可以说,科创板首日的换手率和市盈率超过了绝大部分机构的预期。

而换手率极高,说明人们并不愿意做长线,都热衷短线博弈,投资者对这些标的的长期投资价值或许还有疑虑。

实际上,22日的盘后,段子手们就开启了对科创板群嘲的狂欢!

而最让散户们吐糟的是,多只新三板的个股,在科创板摇身一变,市值翻了多倍。


但显然,这样的点石成金魔术,终究是骗人的呀!

因此,有两个关键数据值得重视,一个是,机构盘在科创板新股中占有较大比重,比如仅私募基金就参与了23家企业的融资,在投产品共231只,为23家科创企业提供资本金约128亿元。

而另一个数据显示,科创板25只新股上市首日投资者类型统计披露:除南微医学外,其余24股获自然人账户买入占比均超90%。而机构席位的统计显示,25家新股中,仅仅是卖榜前五的机构,就总计大概卖出了95亿!

比如,以22日上市首日大涨400%涨幅居首的安集科技为例。该股当日报收196.01元,全天成交15.82亿元。而该股盘后数据显示,华泰证券南京中华路营业部、中泰证券威海海滨北路等5家券商营业部合计买入6893万元,5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2.24亿元,卖出量远高于买入资金金额。

也就是说,很多机构当日赚的盆满钵满第一时间已退场锁定收益,而散户大举接盘的换手结构——这说明现在的A股依旧还是割韭菜模式。

想想早在科创板开市前机构就广泛流传的“科创板最佳投资策略就是在上市首日就择机抛出”已经达到了充分的抛出条件,对散户而言,你不会感到恐慌吗?

可见,当前新厂子比老厂子的投机色彩不知道浓厚了多少倍!

而考虑到,接下来的4天都没有涨跌幅的限制,科创板首日巨大的涨幅、虚高的股价,未来几个交易日预计科创板股价波动会更为剧烈。

如果再考虑到,一则,目前整个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大环境并不好,目前整个股市都如此疲软,要想科创板一枝独秀基本不现实,现在只不过是“新开的茅厕三天香”,尚有一些喜欢新鲜刺激的想玩玩火罢了。

二则,理论上来讲,科创板的制度设计是要重塑打新格局,把“打新必赚”的荒谬神话给破除——如此才能让股票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多泡沫。只有这样,后面来的韭菜才能活得压力更小。

所以,首日的表现,无论是对后续几个交易日的科创板股价,还是对除科创板外的A股市场,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多家机构早已提示:如果首日平均涨幅较大(高于50%),则需注意随后一个月内价格回归的风险。长期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表现也将有巨大分化,其中具备长期投资潜力的公司必然仍是少数。

尤其T+1机制下,对于今日(23日)而言,科创板新股面临的股价波动剧烈程度恐怕不会低于22日——因为,无论是之前打新中签而昨天忍着没卖的机构、昨天追进去的游资OR昨天追高的散户,今天都会面临更现实的锁定受益或者止损退场的煎熬!

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秋后拉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