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别!福建一青年医生因病离世后捐献遗体,年仅42岁

2019-12-10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一对眼角膜可以帮助三个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不忘初心,把我的遗体留给母校,留给我的学弟学妹们练手,这有什么不好?”

——南平市第一医院骨科医生邱必成


 2019年12月3日,身患癌症的邱必成用颤抖的手,在遗体器官捐献同意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由于使不上劲,简单的动作足足用了两分多钟,一旁的家人泣不成声。

视频加载中...

邱必成在病床上签下遗体捐献书

 12月8日傍晚5点

 邱必成与世长辞,年仅42岁。

邱必成平静对待自己的离去,和同学好友道别

 邱必成,三明将乐人,1978年12月出生;

 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2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后入职南平市第一医院;

 2012年邱必成主动申请援疆,作为医院援疆干部被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局评为昌吉州优秀卫生援疆技术干部;被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评为第七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七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个人记二等功,先后任南平市一医院质管科副科长、医务部副主任、质管科科长。

邱必成的同学好友为他悼念

邱必成时刻牢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不图名利,把解除患者的痛苦看作是自己最高的追求,行医以来,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有求必应。妻子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生病都没人管,但是他坚持去探望已经出院的病人,他解释说:“这个病人是个孤寡老人。”

在他的家中,我们见到了这些天都一直前来帮忙的罗奶奶,她说:“我不是他的亲戚,只是他的病人,但是邱医生对我比亲人还亲,他的离世我们全家都无比心痛”。

2019年12月9日,前来帮忙的罗奶奶正向记者讲述她与邱医生的点点滴滴,就在邱医生最后的一次住院前,他还在为她看病。

邱必成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邱必成对待工作踏实细致、认真负责,他所负责的质控工作多次受到省级专家的高度肯定,他阳光温暖、谦虚务实、业务精湛、医德高尚,经他救治的患者,无不常怀感恩之心,和他共过事的同事,无不常怀敬佩之意,经他教育的学生,无不常怀感激之情。

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做临床,他始终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他擅长骨科四肢创伤、关节疾病与人工关节置换、运动医学等,在骨科各个领域表现优异,尤其在运动医学方面突出成绩,膝、髋及肩、肘、踝关节镜方面在闽北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邱医生与同事们一起进行病历分析

在身患重病期间,邱必成也仍然坚持带病坐诊、手术,甚至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病情十分危重、力不从心时,才迫不得已放下手术刀。甚至在住院休养时,常常听到他迷糊中仍在念叨:"手术结束了,大家可以休息了",心中始终挂念工作笔记、PICC置管.……

11月18日,邱医生的最后一次手术,这离他最后一次住院不足两天。

2019年7月,邱必成被诊断为恶性肠癌。身为医务人员,他深知此种疾病的凶险,“最多只有5个多月”他对妻子如是说到,多陪陪妻儿父母,多上上班——他终身热爱的职业,站好最后一班岗,是他梦想。在外出治疗期间,他不顾身体不适,处处留心,不忘学习,用心把外面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就诊流程拍下来,发给相关科室以供学习;回来后,每当身体有所好转时,他又回到工作岗位上,门诊、手术,指导病案质量检查…

遗体捐献,在他生病之时就一直存在这个念头,11月,在他弥留之际,他终于说服家人,毅然决定把自己的眼角膜及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

2019年12月8日晚,同事患者们自发送别邱必成医生

2019年12月9日,眼角膜捐献

2019年12月10日,遗体捐献

 作为福建医科大学的一名优秀毕业生,他把自己人生最后的归宿留在了福建医科大学,留给了自己钟爱的医学事业,也回到了他医学求学之路最初开始的地方。

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师生迎接邱必成遗体回校

邱医生,一路走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WuC824BMH2_cNUg2b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