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最多有600多位,目前已越来越少

2019-06-03   史海挖掘者

曾几何时,在电视和报纸上时常看到这样的新闻:“XXX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这个称号的出现已有下降的趋势。

尼克松访华

据统计,总共有600余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也代表了中国对这些对华友好人士的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哪些人获得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称号。

尼克松访华

第一类为外国政要,人数最多。一般是在任职期内与中国建交,或者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或者任职期内两国关系获得了极大改善和发展。

比如美国总统前尼克松,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以及同时期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在1971年秘密访华,最终促成中美建交。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之后的美国总统杰拉德.福特,他延续了尼克松任内对华友好的政策,并于1975年12月访问中国。还有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其执政期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卡特访华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1974~1975年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由于当时中美两国尚未正式建交,老布什就相当于是没有头衔的美国驻华大使。

老布什在北京

加拿大早在1970年就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甚至早于中美建交。当时的总理皮埃尔.特鲁多也在1973年访问正式北京,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特鲁多

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斯、澳大利亚前总理爱德华.惠特兰,都是在1970年代任职期内与中国建交,并多次访华。

还有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1973年西班牙与中国建交,国王本人于1978年访华,也是首次访华的西班牙元首。

卡洛斯国王

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1979年,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访华,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数亿日元政府贷款。

从田中角荣、福田赳夫、大平正芳到菅直人,多达10余位日本首相获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称号。

田中角荣访华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朴槿惠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金大中本人多次访华,在任职期间,中韩两国贸易迅猛发展。

而朴槿惠则是当选总统后,把中国列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站出访地,打破了历届韩国新总统就职后出访美、日、中、俄的惯例。2015年,朴槿惠还出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朴槿惠

第二类为曾经属于同一阵营的国家领导人,包括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等。

卡斯特罗

苏联是个例外,尽管中苏两国长期处于同一阵营,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获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称号。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普京,总理梅德韦杰夫才先后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

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苏联没有解体,戈尔巴乔夫极有可能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时,在戈尔巴乔夫的推动下,中苏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苏联主动撤减了部署在中苏边境的百万大军,并且改称中国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戈尔巴乔夫

作为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柬埔寨领导人有西哈努克亲王,以及亲王长子西哈莫尼(现柬埔寨国王),亲王次子拉那烈(前首相,现国民议会主席),柬埔寨前参议院议长谢辛、现任首相洪森。

西哈努克亲王

作为中国的铁杆盟友,巴基斯坦也有数位领导人获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称号,包括前总理阿里.布托、贝.布托、纳瓦兹.谢里夫,前总统穆沙拉夫、阿西夫.扎尔达里。

阿里.布托

第三类为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非官方民间人士。

抗战时期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美国援华医生马海德,美国作家史沫莱特和美国记者斯诺,1939年牺牲的苏联援华飞行员库里申科。

柯棣华

中苏友好时期的首席援华专家伊万.阿尔希波夫,以及曾任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组组长的苏联援华专家康斯坦丁.西林。

康斯坦丁.西林(左二)

出生在四川的加拿大亲华人士文幼章,始终支持中国革命,并在冷战期间提倡与中国友好。还有著名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博士,长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

值得一提的是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于2001年成功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早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萨马兰奇就为中国的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颁奖。

萨马兰奇

近年来,获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称号的外国友人已经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们也不断逝去,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