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湿地为鸟类提供天然庇护所,四大湿地带你发现城市独特之美

2019-12-27   声宏紫阁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之美,今年夏天,有机会到重游天津,再次感受到天津令人窒息的美。那一条条古香古色的街道,一座座穿越百年风雨的亭台楼阁,无不述说着天津悠久的历史。



撩开历史的面纱,在我面前展示的是一座青春的城市:永乐河桥上的天津之眼,还有那波光灯影里的海河夜游船,点亮了整个城市的夜空;意式风情街,那旖旎的异国情调,让你感觉彷佛置身于马可·波罗故乡的古老小镇,温馨又随和;走在古文化街上,享受醇厚的津风津韵,而五大道的古街洋楼又仿佛让人有了一次穿越。



天津之美,远远不只上述这些。这座古老城市里的湿地,同样大美,同样迷人,央视是这样介绍的:“团泊洼的秋天,七里海的螃蟹,大黄堡的芦苇,北大港的东方白鹳──天津的四大湿地,从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中走来,从唇齿留香的味觉记忆中走来,从燕王湖的百年传说中走来,从爱鸟一族的“千里追鹳”中走来,在我们的脑海中,印刻出一幅幅诗意般的画面。”



湿地是天津的特色,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渤海之滨,坑塘星罗、洼淀棋布、河流纵横、库泊遍及。全市有水库与湖泊100多座,一、二级河流98条,洼淀过去统称七十二沽,则七十二洼淀,还有5800多个坑塘。



天津东临渤海,浅海域与滩涂面积就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3.3%。天津还具有分别占全市湿地面积15.6%和14%的盐田湿地和稻田湿地。

天津湿地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湿地植物400余种,野生动物600余种,其中有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野生动物黑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遗鸥、大鸨、白额雁、灰鹤、白枕鹤、天鹅、鸳鸯等珍贵鸟类。同时,还有17种鹬鸻类,数量达到国际重要意义和非常重要意义的标准。天津湿地保护区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良好,为鸟类提供了天然‘庇护所’。



近年来,天津市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



大黄堡湿地建立核心区55公里围网,完成河道疏浚,实施鱼塘疏通、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善等修复工作。北大港湿地利用本土耐盐植物,恢复湿地600亩,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450亩,并开展芦苇刈割复壮等工作。团泊湿地开展了区内西堤北段退化湿地修复工作。七里海湿地建成49公里环核心区围栏及围栏监控设施,原有渠道疏浚,鸟岛堆建及改造,堤埝拆除、地形地貌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时对部分苇地进行了旋耕复壮及芦苇和水生植物栽植工作。叫停旅游项目,拆掉所有设施;退渔还湿、退耕还湿,兴建鸟岛、修建围栏……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已经在七里海消失10多年的震旦鸦雀、中华攀雀、文须雀等近危鸟类重又归来。



今天,以四大湿地为代表的天津湿地资源,在改善京津冀环境质量、调蓄丰富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储存器”“净化源”“物种基因库”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