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十二小时

2019-09-0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走进医院外科楼大厅已经是晚上九点三十分,白天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外科楼已经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已结束一天的工作进入休息,而我正准备开始我的12小时夜班。

走进病房,护士站依然灯火通明,提心吊胆地看了一眼病人一览表,心中五味杂陈,既庆幸51张病床全部收满,不用随时担心接收急诊,又忧愁飘着红旗标识的五个病危病人,一旦有一两个出现病情变化,这将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凌晨打开手电筒例行查房。

瞧!05床李奶奶的床栏又没有拉上,这一个翻身不小心就会摔下床,吓得我赶紧替她拉好床栏。

07床刘叔叔还坐在床上唉声叹气,我走上前去,问道“刘叔叔,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您不会是还在担心明天的手术吧?”听到询问,刘叔叔说出了他的担忧:“哎!护士,你说我这手术会不会成功啊?我看隔壁床脑袋包了一圈又一圈的纱布,动也不能动,我这心里确实怕啊”。“刘叔叔,每个人的病不一样,体质也不同,况且您明天做的是微创手术,伤口小,不要担心,赶紧休息,心态好,睡眠好,手术就会更加顺利哦。”

突然一阵仪器报警声打破了病房的宁静,紧接着传来一声急促的呼叫“护士护士,快来看看我爸怎么没有反应了?”我一个健步冲出门去,是28床病危的王叔叔的家属在门外焦急地大喊,刻不容缓,我立即推上抢救车来到床旁一同上班的同事也喊来了值班医生,判断神志,测血压、瞳孔,血压178/100mmhg,神志昏睡,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直径4mm,遵医嘱立即加大氧流量,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滴,呋塞米一支静推,准备好吸痰装置,抢救用物备床旁,反复观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30分钟后患者趋向平稳,我立即做好病人外出行急诊CT的准备。

回到护士站,看到一位老阿姨站在护士站外四处张望,我上前问道:阿姨,您有什么事吗?这个点还没睡觉,在护士站等着,肯定是有急事,这个老阿姨一直独自在病房照顾老伴,闲暇时和她聊聊家常,老阿姨告诉我们她儿女都在外地工作,想着不给他们添乱,所以也没提过住院的事,我们都觉得老阿姨辛苦,平时也会尽可能地照顾她。老阿姨告诉我说病房的马桶堵了,想过来请我帮忙解决一下,看护士站静悄悄的,估摸着是我们在忙呢,果不其然真的在抢救病人,她索性在这里等我们忙完再说。我立刻跟着老阿姨去病房查看,回来给维修班打了电话,维修班的师傅接了电话也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老阿姨含着笑一个劲地夸我们办事效率高。

又一轮查房,来到38床,是一位动脉瘤术后三天的患者,之前顽固性高血压,陪伴他的是他儿子,此时小伙子趴着床沿睡着了,估计这两天也没好好休息,监护仪上生命体征倒是正常,但我还是准备手动给他测一次血压,刚揭开被子准备查看一下袖带,手触到一片潮湿,原来患者小便失禁了,我赶紧返回护士站,拿来一套干净的床单中单换上,此时小伙子醒了,当知道因为他睡着了没顾看好他爸爸,又要麻烦我很过意不去,连声说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安慰道:没事没事,你照顾你爸爸也很辛苦,我马上就换好了。

这边刚忙完,那边又听到51床的监护仪在报警,我飞奔过去,发现患者连续呛咳,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下降到了78%,询问家属刚刚是不是喂了东西,这是一位听神经瘤术后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我们反复交代过家属不能自己喂食,饮食必须由我们从胃管注入,今天病人很想吃东西,家属心疼病人,便瞒着我们偷偷喂了几口面条,殊不知才喂第二口病人就呛咳不止,我赶紧将床头摇高,拍背吸痰,终于看到刚刚半咽下的几根面条吐了出来,病人停止呛咳慢慢缓过神来,好险啊。家属连声说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太吓人了,下次再也不敢瞒着你们偷偷喂东西了。一切听你们的,今天幸亏你来得及时,谢谢,谢谢......他反复向我道谢,好像过度惊吓后还没恢复平静。我对他说,现在没事了,但是以后一定要听我们的,就可以避免这种惊险的事发生。家属使劲点头。

正准备坐下写护理记录,外出行ct的28床病人回来了,医生说患者颅内有新的出血,需要急诊手术,现在马上做术前准备。”皮试,合血,备皮,心电图……

当病房再一次归于平静已是凌晨三点,此时我才发现,虽然护士站开足了冷气,我的后背早已湿透了。

正在这时,走廊上又响起了脚步声,我心里一紧,却见一个天使般的笑容出现在眼前,原来是今天新入院的一位阿姨给我们送来了几个鸡蛋:“看你们两个小姑娘熬夜太辛苦了,给你们送点家里的土鸡蛋,营养高,这一晚上可把你们忙坏了。”我们赶紧道谢:“阿姨,谢谢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鸡蛋您还是自己留着吧”,阿姨一听我们不收,立刻留下鸡蛋转身要走:“哎呀,这是我特意给你们准备的,别推来推去了,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我回病房休息啦”。我和同事望着那一颗颗光滑的鸡蛋,心里满是感动。

当清晨的微光透过黑暗的云层,崭新的一天又将开始,穿梭在病房的家属开始给病人洗漱,备早餐,走廊上许久未下床的病人在家属的搀扶下走走停停,不断有家属和我们打招呼,“小游啊,又值夜班啊,怎么感觉你天天上夜班?”“游护士,早上好啊,黑眼圈怎么这么重,要多注意休息呀!”一句句关心的话有如一股股暖流在心间流淌。

走出外科大楼,时钟已指向早上九点半,12小时匆匆而过,站在阳光下,一阵微风拂过,感觉全身的疲倦被一并带走。我们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夜班12小时,周而复始,只希望用我们的学识、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为每一位病人康复保驾护航!

来源:“ 护梦雅苑”公众号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