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高烧38.3℃,在隔离间遗嘱都想好了!

2020-04-08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疫情期间我挺安静的,没能去武汉一线支援。人贵有自知之明,离开了临床半年,刚刚回来还像个小学生一样在听带教/导师言传身教中。这要是去支援就好像没有枪、没有战略战术的新兵蛋子,活脱脱的被病毒揍一顿的活靶子,没能拯救别人,还得拖累战友。


我所在的科室接诊了深圳最早发现的新冠患者中的一家三口。那天我夜班,早上抽血还看到负压隔离病房的患者在办公,可谓敬业。


后来陆陆续续收治了很多疑似病人,我也时常被安排管理新冠疑似患者,倒是没什么担心和畏惧,只是穿穿脱脱防护服很是繁琐,也常被护目镜和N95口罩压制的喘不过气来,那是不爽的感觉。每次穿的像个太空人,可在防护服里边的感受绝对没有外表看着那么潇洒和帅气。


阴性的该出院的出院,阳性的立马转诊至深圳三院,每天就那么忙忙碌碌的上着班。


饭点吃饭聊天的场景越来越少了,配餐间的桌子摆设位置也都靠墙靠边站了,大家都安安静静的吃着自己的工作餐。


病区内除了吃饭之外,剩下的任何情况都不允许摘掉口罩,还有之前男士短发是不用戴帽子的,都必须戴的严严实实的,就连休息室睡觉的时候也得戴着口罩睡觉。有时候特别闷,睡醒来有点蒙圈:我是谁?我在哪?我怎么了?

我们每天上班用的口罩、手套因为都是社会各界捐赠的,型号、颜色、款式、质量不一,感觉就是一天一个样。


我向来觉得怕啥来啥,所以经常告诫自己没啥大不了的,再难上的班也总有下班的时候,再复杂的操作也总有练会的时候,再难对付的病人也总有他的弱点和解决办法。


一直觉得新冠肺炎和我没有关系,可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我多多少少还是被疫情给影响了。


3月3日,预约好去罗湖某处办事,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又去“老街”溜达了一圈,往返于宝安区与罗湖区之间。


3月4日,凌晨04:30被自己火烧火燎的热醒了,警惕性的测量了体温37.8℃,还戏剧性的来了一次“腹泻”。这一唱一和的把症状整得完美无瑕,不自觉的就想往“新冠肺炎大神”这边靠拢。本着最爱喝热水的习惯我也热乎乎的来了一杯,寻思排尿散散热。


09:30,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又拿起体温计,我滴天37.5℃,还有点头痛and乏力。我下意识的想了想问题的严重性,一会儿要上P班(12:00接班),我这个情况很微妙,抓紧和领导汇报了情况。护士长指示找人帮我顶班,在家密切自我观察,嘱咐道可能就是普通感冒,不用太过紧张。


由衷的感谢组织给予的信任和支持,对于一个曾经轻伤不下火线的男护士,我此时此刻深表惭愧。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不得不让我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假如我是个“炸弹”,一出门来来往往的都是导火索,后果不堪设想。


14:00,对,就是这个时间,在ICU是常规要测体温and测血糖的,我也不能过了点,给自己美美的测量了一个5min的腋温——38.0℃。一点都不争气,这体温又上升了些许,现实情况及时和领导汇报,并进行下一步安排。


20:30,体温38.3℃,这是具有里程碑的一刻,体温再上新高,还巧不巧的窗外下着小雨,去医院有点不太现实。


23:00,往常夜班这个点我们在给病人翻身,整理床单位,我GCS:456,不需要怎么整,就测个体温就行,回落的还算让人满意——37.8℃。


深夜报告了情况,得知继续休息一天观察情况。没有什么窃喜,和上午的感觉一样,队友在战斗,我在家有点不给力,而且这一周里两天班都撤了,回头补工时也头大。


3月5日,09:00,体温跳崖式的跌落至36.1℃,这一整天平平安安的度过了,没有再掀起波澜。


简单的分析,应该是是没啥问题,明天抓紧“复工”。


3月6日,白班及早赶到,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隔离间一例疑似新冠患者等待着我,穿着防护服在隔离间走了一段“太空步”。这一通操作下来,胸闷、咽痒、体温跑到37℃溜达。我赶忙简单和组长汇报了情况,联系了CT室,只有问题明确了,才能安心上班,才不会觉得有心理负担。


急诊挂号的时候,急诊的同事本着负责的态度询问了基本情况,基于发热、胸闷、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把我发配到了“发热门诊”——疫情期间大众望而生畏的地方。


整了个一条龙服务:鼻咽拭子、呼吸道病毒七项、肺炎检测、血常规、胸部CT平扫、二便,最重要的还送我一个“隔离间”,坐等初筛结果。


有个词叫“无事生非”,闲下来就容易乱想,这要是真废了需不需要立个遗嘱呢?父母还没来得及孝敬,房贷可咋整,谁去还呢?我的公众号谁去继承呢?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想着想着手机响了,科室的同事想着发热门诊有点“危险”,又送来了防护用品和吃的东西,突然间想遗嘱时冰冷的画面没了,被暖了一波,作为一个新入职的新人受宠若惊。


经过的漫长的等待,CT无恙、鼻咽拭子检测及其他检测均无大碍,一场来自个人的抗击新冠肺炎经历结束了。


疫情的突然来袭是对全国护理同仁的一次大练兵,或者说是一次大考。在这一次考核的过程中,可能有人会掉队,可能会有人升华,可能有人想离开护理岗位,但是此间你温暖过别人或者被别人温暖的瞬间一定会铭记于心底。


愿山河未央,锦绣依旧,愿一线护理同仁平安健康!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