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7-11,国内的很多人可能只是认为是一个比较出名的便利店品牌,其最引人所知的服务,就是24小时开店制度。然而在世界范围内,7-11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待,都堪称是当之无愧的便利店之王。
7-11
另外,除了售卖餐点和货品之外,7-11还有很多功能,在这里,你可以交水电费、交保险、取钱、拍照等等,可以说,7-11在当时的日本人眼中已经不只是一个便利店,而是相当于一个小型社区服务中心。到了1975年,7-11正式开启24小时营业制。到了20世纪,7-11在30年的时间里,开出了2100家店。2016年,7-11的年利润达到了100亿,仅仅8000名员工就创造了100亿的利润。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便利店界的神话,却屡屡在中国折戟,甚至如今更是跌落神坛:2019年3月份,7-11宣布正式取消24小时营业制,后来在中国又掀起了一波关店狂潮。而就在前不久,7-11母公司又宣布,将在2022年前裁员4000人,关店1000多家。
1992年,7-11首次进军中国,在深圳开出了5家便利店。当时7-11新颖的模式,很快就吸引了无数国人的关注。然而,7-11却没有迅速进行扩张,而是在珠三角止步不前。7-11还是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创新速度,就在7-11在珠三角的12年里,无数以它为师的中国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7-11反应过来的时候,它的优势已经丧失殆尽。7-11后来尝试向中国其他城市进行扩张,然而7-11发现,当地的市场早就被本土便利店巨头所占据,于是屡屡碰壁。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7-11在中国市场扩张不顺的时候,大本营日本也传出了坏消息。2015年,7-11“荣登”日本“黑心企业大奖”,原因是“什么都卖”和“剥削员工”。本来,什么都卖是一个便利店货品种类丰富的代名词,然而,7-11却在店内公然销售成人杂志和玩偶,导致本来7-11的目标群体—都市白领都不想进去买东西。另一方面,7-11对于员工又极其苛刻,7-11董事长铃木敏文为员工定下了极其严格的制度,要求员工将每一个小时的工作计划都要写出来,不能“空闲的时间做其他事”。后来,7-11更是被曝出拖欠临时工4.9亿日元工资的丑闻。于是,处处遭遇不顺的7-11,开始了裁员、闭店。后续7-11能否力挽狂澜,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