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因做一梦,错跑到宫里当了太监,写下一部史书让乾隆大怒

2020-10-01     星稀月暗

原标题:16岁少年因做一梦,错跑到宫里当了太监,写下一部史书让乾隆大怒

在我们印象当中,会写书的人,那肯定都是一些大文豪、大才子,不过,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位太监,也写一部书。大家别想多了,不是什么《葵花宝典》,而是另一本记录历史趣事的书籍——《酌中志》。在当时,这本书籍,也可以被称作奇书了。

《酌中志》的作者刘若愚,是明朝后期的一名太监。其实,刘若愚的家庭条件,并不算特别差,甚至可以说过的相当富裕。刘若愚祖籍江苏,到他那时候,家人都居住在延庆地区,凭借着祖上的庇佑,家里人世袭世袭延庆卫指挥佥事。到了他父亲刘应祺那里,官职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当上了辽阳协镇总兵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副司令了。如果当年,刘若愚可以安安稳稳地步入仕途,那前途也会一片光明。

事实上,刘若愚之所以会成为太监,那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在他十六岁那年,刘若愚晚上会经常做梦,而梦中的内容,便是有关于自己自宫的。不过,用刘若愚自己的话来说,这并不是要让他当太监,而是为了“废儒业,读医书,习养生家言”。这也不能都怪刘若愚,明朝嘉靖皇帝时期,道家学说广为流传,而其中有一种修炼方法,就是自宫,目的是为了“压断析精气永泛”,也就是保持真气永存。

刘若愚就认为,自己做的这个梦,和道家的养生、医术息息相关。就这样,刘若愚一狠心,便做了自宫的事情。可让刘若愚没想到的是,自己没有在修炼之路上多远,反而却阴差阳错的进了宫。堂堂副总兵的公子,却选择进宫当了太监,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新鲜事了。

入宫之后,刘若愚便在司礼太监陈矩手下当差。而当著名太监魏忠贤上台之后,这位刘大公子便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毕竟人家也算是有背景的人物。不仅如此,刘若愚在入宫之前,曾经受到过很好的教育,读过书,并且能写得一手好字,因此便被派到了内廷当中,当了一名文件管理的机要员。不过在此之后,魏忠贤对他由重视,变成了嫉妒,开始处处针对刘若愚。这时候,刘若愚开始对当初的选择后悔了,自己怎么那么冲动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呢?

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后,魏忠贤被其一撸到底,最后甚至要了他的命。虽然这位刘公子平常和魏忠贤不对付,但归根结底也算是太监。就这样,刘若愚也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到南京守卫孝陵。没想到,兜兜转转走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老家,并且拿起刀枪干起老本行,这让刘若愚着实有些哭笑不得了。

不过,刘若愚的倒霉运到此还不算结束。之后不久,他又被牵连到了当年的高攀龙案件当中,这次惩罚的相当严重了,被处于斩监候,由此关押在了死囚狱里面。这次刘若愚等于替别人背了一个锅,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

狱中悲愤交加的刘若愚,想起了当年的司马迁。就这样,他也效仿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也把自己数十年在宫中的见闻,编撰成了一部史书,这便是《酌中志》。在这部书当中,详细记录了明朝最后两任皇帝和后妃、宫女、太监的日常生活,甚至还记录了魏忠贤在宫里的荣辱之事。不过里面有些事情,或许是出于对明宫的报复,有些事情还是与正史记录的有些许出入。

这部书在民间流传了多年,最后乾隆皇帝在偶然之中,也看到了这本书,刚开始还读的津津有味,不过在最后,他却越来越生气。原来,在这部书当中,专门有一章介绍女真族从崛起到强盛的发展历程,取名叫《辽左弃地》。在这当中,有大量文章披露了清朝建国初期不光彩的历史。还出现了“虏”、“奴酋”等字眼。这怎么不让乾隆恼怒呢?就这样,这本书被乾隆列为禁书,下令将其烧毁。不过,这本书由于在民间流传已久,因此还是被保存了下来。

刘若愚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这确实是十分荒诞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进宫当了太监,从而留下了这部奇书。对后人来说,也算是一笔文化财富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Bnu4XQBd8y1i3sJ0N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