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小麦春管关键时节。3月9日,曹县侯集镇西街村种粮大户马本忠的麦田里,来了一拨农技专家,他们拔出几棵麦苗,仔细地翻看着。“小麦得的是根腐病和茎基腐病,其中茎基腐病比较严重,要抓紧防治,要不然损失不小。”曹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广莲,在麦田里仔细察看后,和几位同来的专家找到了病根。
“多亏了专家来到地头给我指导,我这有200多亩小麦,前一阵发现有小麦有腐烂、有蚜虫,直接影响了生长,可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办法。”马本忠说。眼看着气温逐渐回暖,又快到小麦返青拔节的关键时期,小麦得了病又不知道怎么治,这可愁坏了马本忠。他跑到镇上,寻求专家帮忙。
王广莲接到他的求助电话,便马上喊上了另外几个专家,急匆匆地赶到了马本忠的麦田,很快找出了病根,开出了药方。“防治纹枯病、根腐病,可用丙环唑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噻呋酰胺悬浮剂等;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等,可选用丙环唑·嘧菌酯、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等。兑水喷淋小麦茎基部,间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防治麦蜘蛛,可用阿维菌素或者是联苯菊脂等微乳剂。”
听了专家支招,马本忠心里踏实多了。他马上联系了飞防机手徐广振带着无人机设备来到麦田。“无人机操作快,喷洒效率高,精准施药,提高药效,还能保障粮食及生态环境安全,而且节省水、不重喷、不漏喷,每台无人机每天作业600亩, 老马这200多亩地用不了一上午就喷完了。”徐广振说。
王广莲提醒说,现在正是防治小麦根部病害以及麦蜘蛛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等病虫害菌源非常充足,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控制,以严控小麦条锈病的暴发。“今年还要特别注意观察草地贪夜蛾成型,它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大,农业农村部门也将根据情况加大防治力度。”王广莲说。
农村大众记者 石鹏志 通讯员 陈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