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18年,一位父亲怀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写下了几万字的文章后,选择了投湖自尽。他用这种特别极端的方式,唤起更多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就在自尽的前几天,他还在看着报上的国际新闻。还在看似随意的问了儿子一句:“这个世界会好吗?”
儿子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父亲点点头:“能好就好啊。”
随后出了门,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对父子,父亲是清末的内阁中书梁济,儿子则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梁漱溟。
父子在人生留下的最后对话场景,发生在儿子梁漱溟25岁那年。那一年,梁漱溟是北大一名年轻的哲学教师。
这段生命的对话与思考,至今读来感人至深,它代表着父子二人理想与信念的坚定,更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
“这个世界会好吗?”每次想起这句话时,都有一种深深的共鸣。
02
就在刚刚穿越疫情的春天,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上,一桩桩的丑闻,接二连三的向我们袭来。
还没从某猫总裁的婚内出轨中回过神来,一位为人师表的初中校长竟被网红爆出常年对女学生进行性骚扰;就连一向阳光灿烂、活力满满的小猪,竟也是劈腿,都能充分进行时间管理的超级高手……
每一个瓜,都大得让人跌破眼镜“怀疑人生”。
如果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还应有那些虽已经失去热度,却已被我们记忆的各种瓜。
想起来,简直都成一片瓜林了。
当各种各样的热搜,争先恐后的表达着同一个热点时,这种场面,真的让人一声叹息。
03
14岁的儿子问我:“为什么这些人,都这么有钱、有名气了,还出现这些感情纠纷呢?”
我发现,我和00后的脑回路,果然不在一个频道上。
但“感情纠纷”四个字,却为我打开了思考这个现象的另一个维度。
在这三起连续发生的丑闻里,的确又都是因“感情纠纷”才掀开的潘多拉魔盒。
若不是总裁夫人为了家庭,一忍再忍,忍无可忍亲自上阵,谁会知道理工男总裁,还会有这样的故事?
网红出镜发声,替同校继续被侵害的学妹们“讨个说法”,还把自己10多年前,遭受性骚扰的过往勇敢说出,表达了内心和情感受着双重煎熬、忍无可忍,必须严惩这样的色魔的决心。
而小猪女友在爱情里陪跑了9年,才发现自己的另一半种种不堪,回忆过往、公开分手,从此便是陌路……
04
我等吃瓜群众,之所以如此愤怒,也是有原因的。
某猫总裁事件,可能在情感难以自控的问题背后,涉及到利益输出。
而某猫,是多少女性为自己深夜解压,通过自己辛苦赚钱,用来买买买来,为自己增加幸福指数的地方。
这样的丑闻,感觉到自己的钱,花的有点儿不值。尤其是我在传闻中的那家网红店里,还买过不少东西。
虽说衣物本无错,可一想到衣品如人品,再看自己衣柜里的衣物,心里就有些堵,没了再穿的勇气。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
在疫情宅家期间,为了缓解对未来的不确定的压力,我最常打开的APP就是就是某猫,就算不买什么,看一看那些直播,心情也会好很多。
我一直觉得这个基于购物分享的平台挺治愈的。毕竟上面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真的为生活增增添了很多乐趣。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某猫,瓜一出,群众们会集体去马爸爸的微博下面留言投诉,对这种丑闻深恶痛绝。
05
至于这位中学校长的丑闻,一经公开,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专案调查组,配合多方调查,相信很快也会有一个处理结果。
这个瓜,真的是突破了我们的认知底线。
作为教育工作者,是离学生最近的人。为人师表,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要求,这也是选择这份职业的人,应该守住的一份初心。全社会对这份职业的从业者,是有期待的。
罗永浩就曾当过新东方的老师,也曾自己开过英语培训学校。他在很多朋友眼中,都是有点道德洁癖的人。
对此,他的解释是:“咱是当过老师的人,必须对道德有更高的要求。”
即使现在早已经离开了教师行业,但是他始终坚持着一些道德标准,用做好人的信念,在商业世界里打拼。
而网传的这位中学校长,是在一所川内知名的外国语学校,对青春期的女孩子实施性骚扰。
那些对教育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的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这里,谁曾想到送进了恶魔的手掌里?
就像满园的鲜花,被恶魔随手摘取满足了个人一时的欢愉,但为这些鲜花带来的却是希望的幻灭。
即使有些鲜花有幸一直绽放,却也都会在未来,或多或少,在自己情感和心理上留下一个可怕的黑洞。
这种突破道德底线的瓜,真的是让人心生因恐惧而产生的愤怒。
06
小猪的事,我觉得是为更多的人,敲响了警钟。
尤其是那些一年收入可以顶普通人一家人几十年收入的明星、网红,既然在物质方面,已经达到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高度,光环本身也应该成为约束力吧。
越是这样的名人,越需要有公信力,越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可总有一些人,一方面,想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一方面,却连普通人的道德规范都达不到。德不配位,指的就是这群人。
也许,还有很多名人的黑暗故事,没有曝光,我们不知。
但一定要相信,如果真做过太多错事和坏事,线索多了,总有一天会爆炸。
07
千万别小看了现在的女性,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经济独立和智慧头脑,不会被男性控制。
一旦突破底线,她们敢于发声,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标准,敢于直面全社会,让那些本来就不体面的人现出原形。
我对14岁的儿子说:“坚持做一个好人,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不难,对那些有光环的人来说,经受的诱惑很多,可能就很难。
所以,上天很公平。
总是让一些人,通过管不住自己,暴露出人性的丑恶,最终消失在神坛上。
所以真正能够经住时间考验和历史检验的人,总是那么少,那么弥足珍贵。让真正坚持内心标准,对自己有要求的人,看得到希望。
这就是另一种公平。”
儿子也很认可我的观点。
他认为这些管不住自己作恶的人,就是一种泥沙俱下、大浪淘沙,最终留下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才是真金。
万万没想到,本来一场有关吃瓜群众围观,人设扎堆而崩塌的讨论,在我和儿子的交流中,竟上升到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大思想家梁漱溟曾说过:
“在自省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被外在因素左右的太多太多,欲望太多又不够诚实。这是障碍,是落在心灵上的尘埃。
同时我又发现自己是这样一个人:
我一定要想明白自己在做的事情,一定要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才会真的快乐。我无法盲目接受安排。这是支持我一直在思考的根源和动力。”
正是这样一个梁漱溟,即使知道生而为人的复杂性,也始终怀着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愿望,去追求一个更加纯净的精神世界。
这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